暧昧、鬼祟;光明、磊落、正大
○暧昧ài mèi(形)(行为)不光明;不可告人:~关系|~之事|关系~|~的勾当|~的行为。
○鬼祟guǐ suì(形)偷偷摸摸,不正大光明:~的行为|行踪~|我不喜欢阴谋~的事|怕被人听见,所以相当~|办事总是鬼鬼祟祟的。
●光明guāng míng(形)坦白,没有私心:~正大|~磊落|心地~|为了保有这一点~,他愿意付出一切代价。
●磊落lěi luò(形)(心地)正大光明:胸怀~| 光明~|死得~|英爽~的少年|大方~的表现|坦荡~|行为也很~。
●正大zhèng dà(形)(言行)正当,不存私心:光明~|~的理由|~光明 |~堂皇|~的道理|~的行为。
光明、正大;鬼祟
○光明guāng míng(形)坦白,没有私心:~磊落|心地~。
○正大zhèng dà(形)(言行)正当,不存私心:~的理由|~光明。
●鬼祟guǐ suì(形)偷偷摸摸,不正大光明:行动~|他办事总是鬼鬼祟祟的。
【鬼祟】1 鬼;鬼怪。2 比喻行为不光明正大。
鬼祟guǐsuì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形容神气、样子、态度、脾气、习气、行为、行动、做事和方法等。例如: ❶ 这些日子以来,他行动鬼祟,大家必须注意防范。 ❷ 在那若明若昧,闪闪烁烁的鬼祟态度之下,文天祥早看穿了他们的肺腑。(郑振铎《桂公塘》) ❸ 但旁敲侧击,方法本嫌鬼祟,其意也太难分明,…… (鲁迅《我之节烈观》) ❹ 那个办法……开门见山,没有那种鬼祟尖刻的小家气。(叶圣陶《勒令转学》) “鬼祟” 可以重叠成 “鬼鬼祟祟”。“鬼鬼祟祟”使用频率比“鬼祟”高。例如: ❺ 凭栏共眺的一男一女鬼鬼祟祟,又使我们感到肉麻。(丰子恺《实行的悲哀》) ❻ 他们做事总是鬼鬼祟祟的。(巴金《窗下》) ❼ 唐云山放低了声音,颇有几分鬼鬼祟祟的神气; …… (茅盾 《子夜》) ❽ 从郑百如这些天来的鬼鬼祟祟的行动看,她原先的估计是正确的。 ❾ 张大林急忙把门反锁上,拿了件东西塞在衣兜里,鬼鬼祟祟地到了二寡妇家。(陆文夫《移风》) “鬼鬼祟祟”也有形容动物的。例如: ❿ 接着出现的有神气蛮横的犀牛,鬼鬼祟祟的麝猫,俏皮的羚羊,怯生生的角马,…… (杨朔《生命泉》) 鬼怪
鬼怪魅(魅鬼;魅鬽;鬼魅;物魅;魈魅) 魑(魑魅;魑祟) 精灵 魈鬼 魍魉 魆蜮 鬼物 鬼祟 精怪鬼物:魅虚 各种鬼怪:百鬼 山中的鬼怪:山怪 虁魆 山林中的鬼怪:木魁山鬼 邪恶的鬼怪:邪鬼 害人的鬼怪:魑魅罔两 魑魅魍魉 螭魅罔两 螭魅魍魉 传说中的魑魅魍魉害人之物:不若 不韪 迷惑人、害人的鬼怪:魔(魔鬼;魔魅;鬼魔) 作恶的魔鬼:魔祟 众魔鬼:群魔 造成旱灾的鬼怪:炎魃 作祟害人的鬼怪:邪祟 邪魅 作恶的邪怪:咎祟 神魔鬼怪:灵怪 (鬼和妖怪:鬼怪)
不光明正大
不光明正大鬼祟 暧昧 行动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鬼鬼祟祟 鬼魔三道 神头鬼脸 神头鬼面 神头鬼脑 鬼张鬼智 鬼眉鬼眼 鼠头鼠脑 鬼鬼头头 鬼鬼溜溜 鬼鬼神神 鬼鬼崇崇,不光明正大:鬼里鬼气 瞒着别人做事,不光明正大:偷偷摸摸 鬼鬼魆魆 偷偷摸摸、做不光彩的事:贼手贼脚 举动偷偷摸摸、鬼鬼崇崇:贼头贼脑 贼手贼脚 贼头狗脑 贼头鼠脑 贼头鬼脑 暗中干不正当的事:东偷西摸 不可告人的,不光明正大的:阴暗 做不正当、见不得人的事:偷鸡摸狗 偷鸡吊狗 偷鸡盗狗 鼠窃狗盗 鼠窃狗偷 鼠盗狗窃 偷鸡戏狗 偷狗捉鸡 摸鸡偷狗 行动诡秘、怕被人发现的样子:鬼促促 鬼鬼溜溜 探头探脑,鬼鬼祟祟:鹰头雀脑 鬼鬼祟祟的样子:鬼头贼脑 鬼鬼头头鬼鬼啾啾 鬼头关窍 胆怯鬼祟的样子:探头缩脑
害人
害人外呈和善之貌,内存害人之心:阴柔害物 贻害于人:误人 使人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祸害人:陷溺 鬼怪害人:作祟 鬼怪妖物害人:蛊菑 鬼怪作祟害人:鬼祟 鬼怪暗中害人:鬼祸 设计害人:撅坑堑 撅坑撅堑 趁人危难之际做害人的事:乘危打劫 帮助人去害人:助人下石 以毒酒害人:鸩毒 用诅咒来害人:诅魇 用邪术咒诅害人:蛊祝 用残酷手段害人:坑害 施用阴谋杀人:二挑杀三士 自己不出面,利用别人害人:借刀杀人借剑杀人 统治者虐害人民:率兽食人 害人手段非常阴险毒辣,人受了害还一时察觉不出:杀人不见血 用文章罗织可致人于死:陷文 害人的程度深:害人不浅 妄图害人,结果害了自己:搬石砸脚 搬砖砸脚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为防止泄密而害死知情人:灭口 绝口 闭口
另见:伤害 陷害 诽谤 打人 杀人
鬼祟guǐ suì形容词。偷偷摸摸,不光明,也作鬼鬼祟祟,用于贬义。 【例】墙外边有两个人,行动鬼祟,值得怀疑。|她那轻手轻脚、鬼鬼祟祟上楼来的样子,与她的娃娃型脸蛋恰相映衬。(莫应丰《将军吟》)
鬼祟guǐ suì鬼:我便一时死了,得他们如此,一生事业纵然尽付东流,亦无足叹息,冥冥之中若不怡然自得,亦可谓糊涂~矣。(三四·7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