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甲戏
高甲戏清代中叶在闽南迎神赛会化妆表演“宋江仔”基础上,受昆腔、微戏等影响逐步形成的一种具有闽南地方特色的戏曲剧种。有“戈甲戏”、“九角戏”、“合兴戏”诸名。流行于闽南方言区、台湾及东南亚华侨聚居地区。主要声腔有南音 (南曲)、小调和傀儡调。脚色有生、旦、丑等,尤以丑行出色,又分为公子丑、破衫丑、大服丑、傀儡丑、傻丑、女丑等,传统剧目中有一半是丑角戏; 曲调多用轻快活泼的民间小调。传统剧目有600多本。解放后整理、改编的有《连升三级》、《真假王岫》、《桃花搭渡》、《许仙谢医》、《打秦》、及现代戏《唐山情》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