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公高门犹言子孙显达。唐刘禹锡《苏州白舍人寄新诗有叹早白无儿之句因以赠之》诗: “于公必有高门庆,谢守何烦晓镜悲。” ○ 驷马高车
于公高门【出处】 《汉书·于定国传》:“始定国父于公,其闾门坏,父老方共治之。于公谓曰:‘少高大闾门,令容驷马高盖车。我治狱多阴德,未尝有所冤,子孙必有兴者。’至定国为丞相,永为御史大夫,封侯传世云。” 【释义】 汉代于定国的父亲于公为县狱吏,治狱公正,他住的里巷大门坏了,商议修缮。于公讲,把闾门修得高大一些,让四匹马拉的高盖车也能通过,我治狱有很多阴德,后代子孙一定会有显达的。后来于定国位至丞相。后以此典形容人后代发达显贵,或称人官居高位。 【例词】 高门纳驷 高门庆 门容驷 高门大车 容高盖 容驷马驷马高门 廷尉门高 于门于门高大 于公阴德 车马高门于公门户 驷马门 志容驷县簿高门 里门高 门学于公于叟种德 高门瑞 于公驷马治狱阴功 【用例】 〔车马高门〕 明·陈子龙《赠豫章谢封君》:“平反况复推贤子,车马高门自可酬。” 〔高门大车〕 金·元好问《赠周良老》:“于公断狱多平反,高门大车在乃孙。” 〔门容驷马〕 唐·杨炯《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门容驷马,旌旗玉塞之雄。” 〔里门高〕 唐·权德舆《湖南观察使袁公挽歌》:“常闻平楚狱,为报里门高。” 〔驷马高门〕 宋·秦观《喜迁莺》:“鸾凤清标重睹,驷马高门须设。” 〔县簿高门〕 宋·苏洞《摸鱼儿》:“君信否。尽县簿高门,岁晚谁青顾。” 〔于门〕 宋·洪适《鹧鸪天》:“流庆泽,仰家尊。救荒阴德过于门。”
于公高门《汉书·于定国传》:“于定国字曼倩,东海郯人也。其父于公,为县狱吏,郡决曹,决狱平,罗文法者于公所决,皆不恨。郡中为之立生祠,号曰‘于公祠’。……始,定国父于公,其门闾坏,父老方共治之。于公谓曰:‘少高大门闾,令容驷马高盖车。我治狱多隐德,来尝有所冤,子孙必有兴者。’至定国为丞相,永为御史大夫,封候传世云。”后人用此典故称为官贤明,子孙昌盛的人。唐刘禹锡《刘宾客集》三一《苏州白舍人寄新诗有早白无儿之句因以赠之》:“于公必有高门庆,谢守何烦晓镜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