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节结构构成音节的各种音素、 音素的规定性及音素间的组合关系。 不同语言的音节结构各有其特点。 普通话的音节包括声母、 韵头、 韵腹、 韵尾和声调5个部分, 音节中各成分之间的组合关系, 按各部分的有无,可以分为八种组合方式: (a)(声母+韵头+韵腹+韵尾) +声调, 如 “秋 (qiou)”。 (b) (声母+韵头+韵腹)+声调,如 “果 (guo)”。 (c) (声母+韵腹+韵尾) +声调, 如 “红 (hong)”。 (d) (声母+韵腹) +声调, 如 “字 (zi)”。 (e) (韵头+韵腹+韵尾) +声调, 如 “问 (wei)”。 (f) (韵头+韵腹) +声调, 如 “月 (yue)”。 (g) (韵腹+韵尾) +声调, 如“音 (yin)”。 (h) (韵腹) +声调, 如 “鹅 (e)”。 汉语的音节结构有很强的规律性。 元音是一般音节中不可缺少的成分,1个音节内部最多可以有3个元音,并且连续排列, 分别充分韵头、 韵腹和韵尾 (如iou)。辅音主要处在音节的开头, 只有少数辅音可以处在音节的末尾, 处在音节开头的辅音只能有1个。 在普通话中音节韵尾出现的元音只有i、u、o三个,辅音只有n、ng两个。 韵头 (介音) 只有i、 u、u三个。 声母、 韵头和韵尾不是每个音节非有不可的成分, 韵腹和贯串整个音节的声调是音节不可缺少的, 这是普通话音节结构的基本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