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谀用好话奉承别人。如“阿谀逢迎”。《汉书·匡衡传》:“~曲从,附下罔上,无大臣辅政之义。”(罔:欺骗。)
阿谀;奉承;恭维ēyú fènɡ·chenɡ ɡōnɡ·wei【同】 都是动词;都可以表示为讨好对方而说赞扬和肯定对方的话,都有言过其实地夸人的意思;都含贬义。 【异】 “阿谀”着重指迎合奉承对方;适用范围较窄,一般用于地位比自己高的人物;只用于书面语;常和“献媚”、“奉承”、“拍马”等动词连用作谓语,有时也可以带宾语;不能重叠为ABAB式。[例]李白生性高傲,从来不对那些有权势的人~奉承。“奉承”着重指顺着对方的心意说话,含有趋奉承欢的意味;适用范围较宽,既可用于有地位的人物,也可用于一般人;通用于书面语和口语;可重叠为ABAB式;宾语可以是非名词性宾语;常同“阿谀”连用。[例]他好出风头,欢喜别人~他、抬举他。“恭维”着重指有意美化对方,含有恭敬地讨好的意味;适用范围较宽,既可用于一般的人,也可用于有地位的人;通用于书面语和口语;能重叠为ABAB式;不能同“阿谀”或“奉承”连用。[例]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父亲客客气气地和船长搭上话,一面~,一面打听有关他职业上的事情。” 【反义】 奉承—讽刺 挖苦 讥讽/ 恭维—奚落 讽刺 挖苦
阿谀ēyú说好听的话讨好别人 △ ~奉承。 【同】巴结 恭维 逢迎 【反】冲撞 冒犯
【阿谀】曲意逢迎。 迎合讨好
迎合讨好周容 谐媚 说好听的话去迎合讨好别人:阿谀 迎合世俗,讨别人欢心:阿世取容 揣摩心意,迎合讨好:承意趋媚 迎合别人的心意,讨取别人欢心:阿意取容 违背自己的意愿去迎合讨好:曲意逢迎 曲意奉迎 曲意迎合 按别人的意旨办事,竭力迎合讨好:阿意顺旨 阿谀顺情 阿谀顺旨 迎合别人心意,做出讨人欢心的姿态和举动:承欢献媚
谄媚的方法
谄媚的方法媚道 逢迎谄媚的伎俩:媚术 自动去谄媚:自媚 主动去谄媚、巴结别人:白媚 奉承谄媚:容媚 容谄 谀谄 献谄 捧脚 捧臭脚 迎合谄媚:阿谀 顺从谄媚:顺媚 恭顺谄媚:逊媚 柔顺谄媚:婉媚 欺蒙谄媚:欺谄 欺谩谄媚:谩谀
阿谀
阿谀阿谀和诡诈:谄诡 阿谀在上者:进谀 进谄 颂扬阿谀:誉谀 奉承阿谀:献谀 逢迎阿谀:迎阿 谐谀 蒙蔽阿谀:蔽谄 圆滑阿谀,善于揣度人之所好:絜楹 诡诈阿谀:诡谀 善于阿谀:善佞 阿谀恣肆:阿恣 (迎合别人的意思,说些谄媚的话:阿谀) 阿谀ē yú动词。迎合别人意思,说恭维好听的话,用于贬义。 【例】上级对下级不能颐指气使,尤其不能让下级办违反党章国法的事情;下级也不应当对上级阿谀奉承,无原则地服从,“尽忠”。(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