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锡谟
金锡谟1935—山东省即墨市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人民大学语文系任教,历任助教、讲师,1986年晋升为副教授。从教以来,他一直从事现代汉语及汉语写作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讲授过现代汉语、语法修辞、语言病例分析、汉语语病学、汉语写作等课程。其主要特点是,在教学与研究上努力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尤长于汉语语法与汉语语病学的研究。主要著作有《病句分析》及《汉语代词例解》(与人合著,任统稿)。前书以公开出版物上的语言病例为材料,从词语、造句、逻辑和篇章等方面,对汉语运用中的各类错误进行了较全面、较系统的评析研究; 对汉语的规范化与正确运用,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后书用大量的具体的语言材料,对现代汉语中常用的69个代词,从其性质、特点、用法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阐释; 这对于语法的基础研究以及代词的实际运用,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此外,尚有《成人高考古文复习指导》 (与人合著)、《医疗文体与逻辑思维》 (系 《逻辑应用多视角丛书》 的一种; 与人合著,并为两主编之一)、《关于论说文》等著作。发表的论文有百余篇,对汉语词汇、语法、我国古代语言理论、古代文论、写作、语病等的有关问题,进行过某些研究和探讨。主要论文有: 《略谈成语》,对成语的性质、特点、来源和运用等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论述;《语法讲座》,共8讲,重点对词语和句子的具体运用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关于定语之间的关系》,提出了 “定语之间关系”的概念,指出附加在同一个中心词上的多项定语之间,存在着三种关系:联合关系、层递附加关系和混合关系,并分别论述了这三种关系的构成形式、特点及运用等; 《合成词中的双音离合动词》,指出离合词是汉语特有的一种词,并主要分析了双音节离合动词的几种离合形式、特点及其在语言运用中独特的表达作用。《孔子语言理论浅探》一文,勾勒了孔子语言理论体系的基本轮廓: ❶孔子对于语言的本质、功能和社会作用的基本观点; ❷孔子提出了语言运用的许多重要原则; ❸ 孔子系统论述了社会群体、个人及言语作品的语言风格; ❹ 孔子论述了语言运用与对象、环境、时机的关系; ❺孔子的语病论,突出的一点是概括出了语病类型,建立了他的语病类型体系; 最后概括了孔子语言理论的基本特点。《释 “惟陈言之务去”》一文,对唐代古文运动大家韩愈所提出的“惟陈言之务去”这一著名的文学创作原则和语言运用原则进行了一定的阐释。此外,还应着重指出的是,他近几年来主要潜心于汉语语病的研究工作,先后发表了 《漫谈词语运用中的错误》等汉语语病研究系列专题论文近70篇,受到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