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醉公子
醉公子词牌名。又名《四换头》。双调。明·杨慎《升庵词品》:“唐词多缘题所赋,醉公子咏公子醉也。”任半塘《教坊记笺订》:“《醉公子》,此三字原唐人习用语。惟开元中刘希夷《公子行》内称‘繁华子’,后顾况《公子行》内称‘轻薄儿’,已说明其人是何种人。李山甫《曲江》诗曾有句曰:‘千队国娥轻似雪,一群公子醉如泥!’刘 (希夷) 诗:‘天津桥下阳春水,天津桥上繁华子。’此曲创始时代可知。日本新传唐曲中有《酒胡子》,别名《醉公子》。”始见于《花间集》唐·薛绍蕴词。另有慢词始于宋·史达祖《梅溪词》。 全词上下两片,共八句四十字。上片第一、二句押仄声韵,第三、四句换平声韵。下片同。常用格体为: (平)(仄)平(平)仄(韵),(平)(仄)平(平)仄(韵)。(仄)仄仄平平 (换平),(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仄(换仄),(仄)(仄)平(平)仄(韵)。(平)仄仄平平(换平),平平(仄)仄平 (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