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同义】总目录 旃蒙乙
乙〈隐〉清末以来湖南长沙盐业指数目一。参“乙、兜、先、义、潘、炭、柴、哈、曲”。
乙yǐ❶ 天干的第二位。与地支相配以纪日、纪年。《左传·宣公二年》:“~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邵长蘅《阎典史传》:“是岁~酉五月也。”全祖望《梅花岭记》:“顺治二年~酉四月,江都围急。” ❷ 用作顺序的第二,次一等。《汉书·西域传赞》:“兴造甲~之帐。” ❸ 用来代替并列的第二人。嵇康《声无哀乐论》:“以甲贤而心爱,以~愚而情憎。”周容《芋老人传》:“城东有甲~同学者。” ❹ 鱼鳃骨。《礼记·内则》:“狼去肠……鱼去~。” ❺ 画“乙”字形符号,表示阅读中止处,或表示文字有倒、误而从旁勾转、勾补。《史记·滑稽列传》:“人主从上方读之,止,辄~其处。”韩愈《读鹖冠子》:“文字脱谬为之正三十有五字,~者三。” ❻ 燕子。《大戴礼记·夏小正》:“燕,~也。”穆修《秋浦会遇》:“再见来巢~,频闻入市寅。”(寅:指虎。)
乙yǐ❶天干的第二位。常用来表示顺序或等级的第二位。参见780页“天干”。 ❷姓。 说明: 1画;乛部;独体
乙❶天干的第二位。也用作顺序的第二。 ❷旧时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7”。 ❸“乙”字形符号,从前读书写字时常用的标记:勾~︱涂~。
乙yǐ❶ 天干的第二位,常用来表示顺序和等级的第二位:甲乙丙丁。 ❷ 我国民族音乐中传统的记音符号,表示音阶上的一级,相当于简谱的“7”。 ❸ 形状像“乙”的记号,旧时读书写字时常用来标记颠倒,遗漏或一段终了等。 ❹ 姓 。
乙yì燕子。另见1739页yǐ。
乙yǐ1 天干的第二位。常用作顺序的第二。如:乙等。2 画“乙”字形状的符号,旧时读书以标志暂时停止的地方或勾进增补的字。如:涂乙。3 工尺谱中的音名之一。相当于简谱的“7”。参见“工尺谱”(452页)。4 姓。另见1742页yì。 用年月日计时的方法
用年月日计时的方法历(历法;历序;历律;历术;历算;历数;~术;~书;月~;台~;天历;政~;纪历;黄历) 宪 象 皇帝颁发的历法:龙躔 中国的历法:阴历 农历 夏历 旧历废历 斗历 古历 华历 夏数 太阴历 外国的历法:阳历 公历 西历 新历洋历 太阳历 伊斯兰教历:回历 计算年代的方法:纪年 开始新的纪元:开元 中国古代纪年法:干支 中国古称十二年:纪(一纪) 中国古称三十年:世(一世) 十年:年代(二十世纪九十~) 一百年:稘 世纪(二十~) 古代测时法:土圭 日晷 滴漏 天干纪月:月雄 月阳 地支纪月:月雌 月阴 天干次序符号: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地支次序符号:甲 乙 丙 丁 戍 己 庚 辛 壬 癸
另见:计算 报告 用时间 计时器
序数
序数第(~五;~十) 第一:一(压一;天下第一) 头(头号;头名;当头) 首(首位;首先;首冠;榜首;首屈一指) 甲(甲等;~级;首甲) 冠(冠首;摽冠;三连~;全国之冠) 魁(魁首;大魁;元魁;夺~) 状元 巨拇 称首 第一的:初(初一) 大(~伯;老~)正(~月;~旦) 元(~月;~旦;~配) 长(~兄) 第二:二(老二) 次(~日;~子;其~) 亚(~子;~军) 仲(~兄)乙(~等;~级) 副(~职;~手) 第三:三(老~) 丙(~等) 叔(~弟) 第四:四(老~) 丁(~等) (表示次序的数目:序数)
另见:次数 名次
乙yi乙部 乙级 乙脑 勾乙1 涂乙2 注释: 1在报刊书籍的某些词句两端,画上形状像“乙”的记号,表示要抄录下来,作为资料。2涂是抹去,乙是勾画,指删改文章。
乙yǐ数字“一”的特殊写法,多用于帐目:银霜炭上等选用~千斤,中等二千斤,柴炭三万斤。(五三·12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