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逻辑
释义 逻辑

逻辑

研究思维活动规律的科学。又称“逻辑学”。“逻辑”是英语“logie”、德语“logik”等词的音译,源于古希腊语“λoros” (逻各斯),原意为思维、理智、理性、规律性等。在自然语言中,逻辑一词还有多种含义,有时指客观事物的规律,如:“历史的逻辑不可抗拒”; 有时指某种特殊的理论观点或方法,一般带有贬意,如:“‘优等民族论’和‘争夺生存空间’,是希特勒地地道道的强盗逻辑”; 有时指思维的规律和规则,如“某某文章条理通顺,逻辑性强”; 有时指哲学理论,如: 黑格尔的《大逻辑》、《小逻辑》。
逻辑包括一系列古老和新兴的学科,除了形式逻辑、数理逻辑和辩证逻辑几门基本的逻辑科学外,还有各种应用逻辑科学,如认识逻辑、实践逻辑、物理学应用逻辑、教学逻辑等。公元前四世纪,古代中国、古代印度和古代希腊的学者,分别研究了思维的形式和规律,建立了各具特点的形式逻辑。古代著名的逻辑代表作有: 《墨子》 中的《经上》、《经下》、《大取》、《小取》和《荀子·正名》诸篇; 古印度的 《因明正理门类》、《因明入正理论》;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等。十七世纪,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最早开始用数学方法研究逻辑问题,提出了数理逻辑思想,发展到今天,数理逻辑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逻辑科学,包括命题演算、谓词演算、集合论、模型论、递归论、证明论等基本内容。自德国古典哲学之后,在康德、黑格尔,特别是马克思辩证思维方法的基础上,产生了辩证逻辑。但在辩证逻辑的对象和体系等问题上,逻辑学领域尚未取得一致意见。现有的各种应用逻辑,都是在形式逻辑、数理逻辑、辩证逻辑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具体逻辑科学。
逻辑在思维科学中居于重要地位,其所揭示的思维形式结构和规律,有助于开发人的智力,提高人类的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逻辑科学也是具它科学的基础。任何科学的思想都是通过一定的思维形式结构表达的,也都必须遵守一定的逻辑规律。列宁《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任何科学都是应用逻辑”。离开逻辑科学,其它各种科学体系将无法形成。


逻辑luóji

研究思维的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也指客观的规律性
 △ 形式~|内在~。


逻辑luójí

❶ 〈名〉思维的规律:你说的话不合逻辑。
❷ 〈名〉客观的规律性:生活的逻辑│发展的逻辑。
❸ 〈名〉指逻辑学。


逻辑luójí

【释义】
❶思维的规律。
❷客观规律性。
【色彩】
❶❷中性。
【近义】
❶论理。
❷规律︱法则︱原理。
【扩词】
❶逻辑的推理︱合乎逻辑︱强盗的逻辑。
❷生活的逻辑︱帝国主义的逻辑。
【造句】
❶把侵略说成友谊,这就是你们强盗的~!
 ❍ 数学不只是演算,也包括~的推理。
❷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直至灭亡,这是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的~。
【正音】
“辑”不念作“继”jì。


【逻辑】

1 思维的规律性。2 即“逻辑学”。3 客观规律性。如:事物发展的逻辑。4 观点、主张。多用于贬义,如:霸权主义的逻辑。


规律

规律

道(道方;道度) 常(天行有~)法则 律例 律法
大自然的规律:天道 天则
自然界与社会变革的规律:革道
生命之原理、规律:性理
客观的规律性:逻辑 论理
一般的规律:公例
公认的规律:公律
较为普通的规律:通例
最根本的规律:计极
永远不变的规律:不易之道
道无所不在:道在屎溺
(事物间的必然联系:规律)


逻辑

(luó· jí)<名>
❶ 思维的规律。
❷ 客观的规律性。
❸ 逻辑学。“逻辑”的“辑”一般读轻声,有时也可读阳平。《审音表》规定读轻声。


逻辑luó ji

❶ 逻辑学。旧称论理学。[英] logic。1902年严复译《穆勒名学·译名表》:“逻辑,Logic,按即名学。”1913年胡以鲁《论译名》:“逻辑,犹吾国之名学也。”1918年孙中山《建国方略》之一《心理建设(孙文学说)》:“今之译逻辑以一偏之名者,无乃类是乎?然则逻辑究为何物?当译以何名而后妥?作者于此,盖欲有所商榷也。凡稍涉猎乎逻辑者,莫不知此为诸学诸事之规则,为思想行为之门径也。人类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矣,而中国则至今尚未有其名。吾以为当译之为‘理则’者也。”
❷ 思维的规律。[英] logic。1916年李大钊《民彝与政治》:“‘杨子为我,是无君也,墨子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吁!此其言之背于逻辑,何其甚也!”1918年陈独秀《对于梁巨川先生自杀之感想》:“第二感想,就是梁先生主张一致,不像那班圆通派,心理相信纲常礼教,口里却赞成共和;身任民主国的职务,却开口一个纲常,闭口一个礼教,这种人比起梁先生来,在逻辑上犯了矛盾律,在道德上要发生人格问题。”
❸ 客观的规律性。[英] logic。1941年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在学校的教育中,在在职干部的教育中,教哲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革命的逻辑,教经济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经济的特点,教政治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革命的策略,教军事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适合中国特点的战略和战术,诸如此类。其结果,谬种流传,误人不浅。”在傅泛际和李之藻合译的《名理探》(1631年)中,称逻辑为“名理”,在孙中山的《建国方略》(1918年)中,称逻辑为“理则”。◇性理。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5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