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通货膨胀 |
释义 | 通货膨胀tōnghuò péngzhàng指国家发行的纸币数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 【通货膨胀】简称“通胀”。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实际需要量所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可以被国家用作弥补财政赤字的一种手段。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投入流通中的货币过多,大大超过流通实际需要的数量,因而引起物价上涨、货币贬值的现象。通货是指市面上流通的货币,包括硬币、纸币及支票等信用工具。通货膨胀是在纸币发行量远远超过实际需要的条件下出现的。当滥发的纸币投入流通,多余的纸币因其不代表社会财富总量的增加,就要按比例贬值,以纸币计算的物价也要上涨。有一种经济学说认为,通货膨胀的循环往复是刺激经济发展的一种因素。 通货膨胀tōng huò péng zhàng国家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1924年王怡柯译《货币学》第六章:“假设为金银矿产之增加,此种非常之供给,流入市场,致通货膨胀,抬高国内之一般物价。”1945年《抗战胜利前后昆明民主运动史料·昆明文化界关于挽救当前危局的主张》:“政府完全靠苛捐杂税与恶性通货膨胀过日子。”1947年毛泽东《迎接中国革命的新高潮》:“由于蒋介石的官僚买办资本在著名的卖国条约——中美商约中同美国的帝国主义资本相结合,使恶性通货膨胀迅速发展,中国民族工商业日趋破产,劳动群众和公教人员的生活日趋于恶化,为数众多的中等阶级分子日益丧失了他们的积蓄而变为毫无财产的人,罢工、罢课等项斗争因之不断发生。”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