乎hu❶介词,相当于“于”。《战国策·楚策四》:“游于江海,淹~大沼。”(淹:停留。) ❷表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史记·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宁:难道。) ❸表示感叹的语气,相当于“啊”或“呀”。《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美哉~,山河之固。” ❹用于形容词词尾。《战国策·楚策四》:“飘摇~高翔。” 乎
乎介词“乎”的主要用法与“于”相同,有以下五种: ❶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可译作“在”“从”“到”。如《孟子·公孙丑上》:“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诗·邶风·式微》:“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❷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可译作“在”。如《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春秋》]何以终乎哀十四年? 曰:备矣。”《孟子·尽心下》:“[圣人]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 ❸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物,可译作“向”或“对于”。如《论语·泰伯》:“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公羊传·僖公十年》:“使死者反生,生者不愧乎其言,则可谓信矣。” ❹引进用来比较的事物,可译为“比”。如《荀子·强国》:“故人莫贵乎生。”《荀子·劝学》:“学莫便乎近其人。” ❺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作“被”。如《荀子·王霸》:“刑赏已诺,信乎天下矣。”《公羊传·庄公十二年》:“万尝与庄公战,获乎庄公。” 作为介词,“乎”的用法跟“于”相同,但“乎”能与疑问代词“恶”结合为“恶乎”,作状语,“于”则不能。如《荀子·劝学》:“学恶乎始? 恶乎终?”
乎
乎语气词“乎”表示以下四种语气: ❶表示疑问语气,放在是非问句句尾时,译作“吗”。如《论语·微子》:“子见夫子乎?”《战国策·赵策》:“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晏子春秋· 内篇·杂下》:“王视晏子曰:‘齐民固善盗乎?’”放在选择问句句尾时,译作“呢”。如《孟子·梁惠王下》:“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左传·哀公二十六年》:“子将大灭卫乎?抑纳君而已乎?” ❷表示反诘语气,与疑问代词“何”“孰”相呼应,译作“呢”。如《资治通鉴·汉纪》:“果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列子·汤问》:“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与递进连词“况”相呼应,译作“呢”。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战国策·燕策》:“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与反诘副词“庸”“宁”“岂”等呼应,译作“呢”“吗”。如韩愈《师说》:“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史记·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❸表示测度语气,与“其”“殆”“或”“无乃(恐怕)”“得无(该不会)”相呼应,可译作“吧”。如《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吾闻圣人不相,殆先生乎?”“不相”就是没有好相貌。司马迁《报任安书》:“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刺谬乎?”《史记· 孟尝君列传》:“今秦虎狼之国也,而君欲往。如有不得还,君得无为土禺人所笑乎?” ❹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作“啊”“呀”。如《战国策·齐策》:“长铗归来乎! 食无鱼。”《史记·秦始皇本纪》:“天乎! 吾无罪!”柳宗元《捕蛇者说》:“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庄子·养生主》:“善哉,技盖至此乎!”
乎hū❶ 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各种疑问语气。❶ 用于是非问,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论语·微子》:“子见夫子~?”《触龙说赵太后》:“丈夫亦爱怜其少子~?” ❷ 用于特指问,表疑问语气。句中一般有疑问代词与之相配合。可译为“呢”。《战国策·齐策四》:“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责:同“债”。)柳宗元《捕蛇者说》:“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 ❸ 用于选择问,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战国策·楚策四》:“先生老悖~,将以为楚国祅祥~?”(祅祥:不祥的预兆。)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凡若此者……有取~,抑其无取~?” ❹ 用于反问句,表反问语气。与疑问代词呼应的,译为“呢”;与“宁”“独”等呼应的,译为“吗”。《两小儿辩日》:“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 ❺ 用于测度疑问句,委婉地表示猜测语气。常与“无乃”“得无”“其”等相呼应,可译为“吧”。《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劳师以袭远,无乃不可~?”《触龙说赵太后》:“日食饮得无衰~?”《庄暴见孟子》:“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 ❷ 语气词。用于祈使句末,表示祈使、禁戒等语气。可译为“吧”。《战国策·齐策四》:“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又:“长铗归来~,出无车!” ❸ 语气词。用于感叹句末,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史记·李将军列传》:“惜~,子不遇时!”又《秦始皇本纪》:“天~,吾无罪!” ❹ 语气词。用于分句句末或单句句中,表示停顿或语气的舒缓。《史记·刺客列传》:“荆轲虽游于酒人~,然其为人深沉好书。”柳宗元《钴潭西小丘记》:“游于是~始。” ❺ 词尾。附着在形容词后,作用与“然”同。《庄子·养生主》:“以无厚入有间,恢恢~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苏轼《前赤壁赋》:“浩浩~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❻ 介词。引进时间。可译为“在”“从”等。《楚辞·离骚》:“吾独穷困~此时也。”韩愈《师说》:“生~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❼ 介词。引进处所。可译为“在”“到”等。《论语·先进》:“千乘之国,摄~大国之间。”(千乘之国: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在春秋末期属中等国家。)《孟子·公孙丑上》:“鸡鸣狗吠相闻,而达~四境,齐有其民矣。” ❽ 介词。引进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给”等。《孟子·公孙丑上》:“或问~曾西曰:‘吾子与子路孰贤?’”柳宗元《捕蛇者说》:“吾尝疑~是。” ❾ 介词。引进比较的对象。可译为“比”“与……相比”。《论语·先进》:“以吾一日长~尔,毋吾以也。”《庄子·养生主》:“臣之所好者,道也,进~技矣。” ❿ 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公羊传·庄公十二年》:“(宋)万尝与庄公战,获~庄公。”《吕氏春秋·不苟》:“故子胥见说于阖闾,而恶~夫差。”(说:同“悦”。)
乎hū❶用在文言文句子末尾,表示疑问、反问等语气,相当于“吗”“呢” △ 王侯将相宁有种~?|岂不忧~? ❷用在文言文句子末尾,表示揣度,相当于“吧” △ 日食饮得无衰~? ❸用在文言文句子末尾,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吧” △ 长铗归来~! ❹文言文里表示感叹,相当于“啊”“呀”等 △ 惜~!∣天~! ❺于 △ 在~运用。 ★几乎 似乎 在乎 不亦乐乎 说明: 5画;丿部;独体
乎❶文言助词。相当于“吗”:可~︱不亦乐~。 ❷文言助词。相当于“呢”:然~︱否~。 ❸文言助词。表示推测和疑问。相当于“吧”:日饮食得无衰~? ❹表示感叹的语气,相当于“啊”:惜~! ❺动词、形容词或副词词尾:几~︱合~︱全~︱险~︱断~丨热~︱胖~~︱热~~︱辣~~︱臭~~︱忘~所以︱出~意料︱难~为继︱微~其微︱神~其神︱瞠(cheng)~其后︱满不在~。 ❻同“呼”:呜~。
乎hū1 表疑问或反诘的语气。《论语·八佾》:“管仲俭乎?”2 表感叹语气。《孟子·滕文公下》:“知我者,其惟《春秋》乎!”3 犹于。如:出乎意外。4 作形容词或副词词尾。如:巍巍乎;确乎。
乎(88次) ❶犹于、在。吾独穷困~此时也 将往观~四荒 终然殀~羽之野 夕余至~县圃。总余辔~扶桑 朝濯发~洧盘 苟得列~众芳《离》 幽独处~山中《章·涉》 遇蓐收~西皇 逴绝垠~寒门 从顓顼~增冰《远》 纷旖旎~都房《辩·四》 放游志~云中《辩·九》不如下游~清波《哀》 ❷犹于;到。周流~天余乃下 周流观~上下 夕余至~西极《离》 夕始临~於微闾吾将往~南疑《远》 信未达~从容《辩·六》尚欲布名~天下《辩·九》 恐不终~永年《哀》 ❸犹于;对于。凭不厌~求索 尔何怀~故宇《离》 吾又何怨~今之人《章·涉》 吾将过~句芒《远》 ❹犹于。从。旦余将济~江湘《章·涉》 愿承风~遗则《远》 愿托志~素餐《辩·六》 ❺犹于。表被动。固将制~蝼蚁《吊》 ❻语助,无实义。何不改~此度 愿竢时~吾将刈 延伫~吾将反 五子用失~家衖历吉日~吾将行 又何怀~故都《离》 忽~吾将行兮《章·涉》 独永叹~增伤《章·抽》 忽~吾将行《远》 朴以忠~ 斯无穷~ 以力耕~ 以成名~ 以危身~ 以媮生~ 以保真~ 以事妇人~ 以自清~ 以絜楹~ 宁昂昂若千里之驹~ 偷以全吾躯~ 宁与骐骥亢轭~ 将随驽马之迹~ 宁与黄鹄比翼~ 将与鸡鹜争食~《卜》 受物之汶汶者~ 而蒙世俗之尘埃~《渔》 恐溘死而不得见~阳春《辩·六》 今谁使~誉之《辩·九》何为~四方些《魂》 魂~归徕(18次) 魂~无东 魂~无南(2次) 魂~无西(2次) 魂~无北 魂~无往《大》 讬回~尚羊 余因称~清商《惜》 超永思~故乡《哀》 另见[先乎平路]
乎hū❶用作介词,作“于”字解。《吕氏春秋·贵信》:“又况乎人事。”高诱注:“乎,于也。”《远游》:“总余辔乎扶桑。”《九辩》:“愿托志乎素餐。” ❷ 多用于语气词。《说文》:“乎,语之余也。”有时作为呼唤语助词,有时置于句末,表疑问语气,有时置于句中,表示舒缓其语气。《离骚》:“历吉日乎吾将行。” 陈述
陈述陈(陈说;陈告;陈具;陈道;开陈;说陈;启陈;布陈) 开(开辞) 白(启白;谘白) 矢 胪 状 摆(摆列;~情况) 展(展布;展叙) 披(披述;披陈;披告;披露) 绎(铺绎) 具(条~时弊) 叙 启述 述奏 开说 敷说 称说 指申 敷述 表示陈述的语气:也(~好;~罢) 矣 焉 吧 哩 啦 嘛 的 呢 喽了(罢~) 么 哉 乎 邪 陈述大义:陈义 自己陈述:自陈 自白 自述 自列 自状 代人陈说:关说 沟通,关说:疏通 冒昧陈述:敢言 (陈说叙述:陈述)
另见:叙说 叙述 讲述 进言 上书
叹词
叹词表示叹息的语气:啊 哦 哟 咳 哈 呵 唉 唷 唔 嘿 哼 嗯 呜(~呼) 嘻 喂 呔 噫(噫嘻)嗟 噷 咦 唏(唏嘘) 唧 与兮于乎 于戏 表示感叹的语气:吁 呀(哎呀) 噫(噫乎;噫嘻;噫嗟) 呵 啊 嘻 哇 哪 嗐 嗟(嗟嗟;嗟乎;嗟呼) 耶 吓 吧 咄(咄咄) 啰(好~) 唉 哟 嘿(嘿哎) 呃嚯 乎 于(于戏) 矣(夫~哉)兮(美~) 夫(嗟夫;矣夫;已~) 哉 欤 譆 许 好不 乖乖 表示赞美:猗欤 猗与 表示惊叹:哇 噎 哟 唷(啊唷) 简直老天爷 表示赞叹:哇 吧 啊 嘻 表示悲叹:唉 噫(噫嘻)
疑问
疑问疑(疑义;疑端;谘~;质~;献~;答~;解~;释~) 问号 表示疑问:啥(忙~) 哦 嗯 哪(~个;~天) 恶(彼~知之) 怎(怎么;怎样;怎的;怎地;怎生;怎许) 焉 奚 盍 么(什么;甚么) 独 宁 安(~在;~知)底(~事;~处) 何(~若;~如;~等;~物;~以;~谓;如何;若何;奈~;谁~) 曷 欤恁 嘛(干~) 呣 谁(~人;~家;名~) 难道 庸拒 用在句末表示疑问:吗 呢 吧 啊 乎(信~;乐~) 邪 哉 否 了 为 也 耶 表示疑问或反诘:胡 佯装不知而故意发的疑问:诡疑 长期不解的疑问:积结 心里充满疑问:满腹疑团 满肚疑团 疑云满腹 疑团满腹 满肚子疑 疑问迅速消除:红炉点雪 洪炉点雪 沃雪红炉 雪点红炉 没有疑问:无疑 真切无疑:列眉 (有怀疑的问题:疑问)
商量
商量商 讲 洽 评论 说道 思量 量衷 计会 计较 计校 计挍 谘诹 表示商量的语气:罢 啵 乎 商量和讨论事情:议事 跟人商量彼此有关的事项:接洽 接头 共同商量:共商 合计 相谋 双方或多方共同商量:会商 共同商量以便取得一致意见:协商 协议议协 同对方协商以期解决有关问题:交涉(多方~) 当面商量:面商 当面鼓,对面锣 接洽商量:洽商 当面洽商:面洽 咨询商量:谘商 商量决定:商定 量定 反复商量:磋商 仔细商量:细商量 诚恳相商:恳商 好商量:好说(好说话) 商量妥当:商妥 说结 互不商量:各不相谋 无商量的余地:没有说的 (交换意见:商量)
另见:交换 意见 商讨 讨论 商定
反问
反问反诘 表示反问:哪(~里;~门子) 怎(~么;~不) 胡(~尝;云~) 奚(~必) 何(~必;~不;~止;~尝;~曾;~若乃尔) 岂(~其;~具;~渠;~非;~不;~止;~奈;~遽;~可;~不是;~有此理) 安(~能;~敢) 宁(~当;~渠) 盍(~不) 焉(~哉) 庸(~拒) 乌(~足道哉) 其(~奈我何) 乎(~哉;哉~)讵(~知) 敢(~是) 恶 莫(~非;敢~;将~;~不是) 得(~无;~毋) 吗 呢 也(~哉) 邪 欤 可 号 因 便 宁(~渠;~当) 曷 耶 抑(~岂) 怕(恐怕) 难道 不成 什么(为什么) 你没见过吗:君不见 凭什么不害怕:何恃不恐 怎么到了这种地步:何至于此 表示加强反问的语气:还(这~了得) 呢(你说~)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很乐意去做:何乐不为 表示正反两问:是否 果否 是不是 反问自己:自反 反躬自问 反身自问(反过来问提问的人:反问)
另见:提问 别人 解答 乎hu断乎 关乎 合乎 几乎 近乎 类乎 确乎 热乎 似乎 险乎 邪乎 玄乎 异乎 在乎 不在乎 黑乎乎 拉近乎 胖乎乎 热乎乎 傻乎乎 套近乎 无怪乎 无须乎 犹之乎 于是乎 出乎意料迥乎不同 之乎者也 溜之乎也 不亦乐乎 满不在乎
乎hū❶动词或形容词后缀(与“于”相当):天何如是之苍苍兮,乘玉虬以游~穹窿耶。(七八·1961)宝玉因闻得此酒清香甘冽,异~寻常,又不禁相问。(五·113) ❷副词后缀:这声调口气迥~不像蘅芜之体,所以不信。(七十·1704) ❸助词。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悦世之目,破人愁闷,不亦宜~? (一·4) ❹叹词:信矣~,瑶池不二,紫府无双。(五·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