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转语
释义 转语

转语

(一)训诂术语。指因时代、地域不同或其他原因而音有转变的词。如《方言》卷三:“庸谓之倯,转语也。”转语有三种情况:
❶声母发生变化。如《方言》卷三:“䒠、荛,芜菁也。”郭璞注:“丰音蜂,今江东音嵩,字作菘也。”“丰”,《广韵》东韵、敷母;“菘”,东韵、心母。
❷韵发生变化。如《方言》卷一:“怃、㤿、憐、牟,爱也。韩郑曰怃,宋鲁之间曰牟。”“怃”,上古为鱼部、明母;“牟”,幽部、明母。
❸声和韵都发生变化。如《方言》卷二:“劋、蹶,狯也。楚郑曰𫇭。”郭璞注:“𫇭亦狯,声之转也。”“狯”,上古为月部、见母;“𫇭”,歌部,匣母。四是合音。《尔雅· 释草》:“红,茏古,其大者。”郭璞注:“俗呼红草为茏鼓,语转耳。”
(二)训诂著作。清代戴震著。二十章,已失传。今存一序,阐述作者著此书的目的与研究方法。序中说:“昔人既作《尔雅》《方言》《释名》,余以谓犹阙一卷书,创为是篇,用补其阙,俾疑于义者,以声求之;疑于声者,以义正之。”此书重在“以音求义,不限形体”,讨论词语通转问题,为探索语源开辟了一条新路。这种主张与方法由作者的弟子段玉裁、王念孙等继承了下来。


转语

又称“语转”、“语之转”。训诂术语。用来指一些因时、地或其他原因,音有转变而义未变的词。杨雄《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首先使用。如《方言·第三》:“庸谓之倯,转语也。”“铤,空也,语之转也。”清代戴震著《转语》20章,以之名书。程瑶田撰《果赢转语记》,王念孙撰《释大》,章太炎著《文始》等,都用了这一术语,用以指称“直转而义通”的词。


传话

传话

传语 传言(传言送语) 传嘴 言传 通词 通语 架话
受人嘱托,把某人的话、情况等告诉另一方:致 移告 转告 转达 转语
 传话,转告:寄语
 表示转达别人的话:说是
 陈说转达:陈达
把消息、话语等转告给别人:传告
 奔跑着相互传告:奔告 趋赴 奔走相告
托人传话:寄声
不敢明说,私下传话:鼓咙胡 鼓龙胡
喧哗传言:哗言
传话快,不能保守秘密:快嘴快舌
传话失实:丁公凿井
(把一方的话转告给另一方:传话)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1:0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