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句
主句指偏正复句中的正句。与“从句”相对,金兆梓《国文法之研究》:“若遇着复句时,我们第一要先认请这句主要意思之所在,把它做一个目标,这样其余的子句,和他或是主从的关系,或是衡分的关系,方有个着落。这个做目标的子句,我们就叫他为主句。”例如: “ ‘宋殇公之即位也,公子冯出奔郑’的一复句,他的主要意思之所在,是要说明‘公子冯出奔郑’ 的一句,这句就是主句。其 ‘宋殇公之即位也’一句,不过对于主句加以一种说明,就是所谓从句。”参见 “衡句”。
主句❶见“正句”。 ❷指主从复句和衡分复句中表示主要意思的子句(分句)。与从句和衡句相对。金兆梓《国文法之研究》:“若遇着复句时,我们第一要先认清这句主要意思之所在,把它做一个目标,这样其余的子句,和他或是主从的关系,或是衡分的关系,方有个着落。这个做目标的子句,我们就叫他为主句。”如《左传·隐公二年》:“宋殇公之即位也,公子冯出奔郑。”这句的主要意思是要说明“公子冯出奔郑”的,所以它是主句,“宋殇公之即位也”一句是对主句加以说明的,是从句。又如《谷梁传·僖公二年》:“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这句的“马齿加长矣”是主句,“璧则犹是也”同主句是一种衡分的关系,是衡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