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zhu❶各。《雁荡山》:“予观雁荡~峰,皆峭拔险怪……不类他山。”(予:我。类:像。他:别的。)《汉书·贾谊传》:“廷尉乃言谊年少颇通~家之书。”(廷尉:官名。言:说。)皇甫冉《送孔巢父赴河南军》:“闻道金师征北虏,更言~将回南河。”(师:军队。) ❷兼词,“之于”。《列子·汤问》:“投~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投诸:把它投到。尾:边。隐土:地名。)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假~人而后见。”(假诸人:向别人借。假,借。)《聊斋志异·促织》:“乃赏成,献~抚军。”(成:人名。抚军:官名。) ❸兼词,“之乎”。《孟子·梁惠王下》:“文王之囿(you)方七十里,有~?”(囿:供打猎的园林。方:方圆。有诸:有之乎,有这回事吗?)
诸zhū❶ 众。《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与大将军廉颇、~大臣谋。”《陈涉世家》:“~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❷ 兼词,“之于”的合音。《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武夫力而拘~原,妇人暂而免~国。”袁枚《黄生借书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梦。” ❸ 兼词,“之乎”的合音。《庄暴见孟子》:“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庄子:指庄暴。)《齐桓晋文之事》:“不识有~?”(识:知道。) ❹ 代词,相当于“之”。《孟子·公孙丑下》:“王庶几改之!王如改~,则必反予。”(反:同“返”,使动用法。予:我。)《吕氏春秋·审应》:“寡人在东宫之时,闻先生之议曰:‘为圣易。’有~乎?” ❺ 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语气。《诗经·邶风·日月》:“日居月~,照临下土。”(居:语气词。)
诸諸zhū❶众;各个 △ ~位|先秦~子。 ❷〈文〉“之”和“于”的合音,或“之”和“乎”的合音相当于“之于”或“之乎” △ 付~行动|有~? ❸姓。 ★诸多 诸侯 诸如此类 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各个学术思想派别的总称。“诸子”,指各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墨子、荀子、老子、庄子等。百家指各家学派,如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纵横家、杂家、农家、阴阳家等。 说明: 10画;讠部;左右
诸❶众;许多:~位︱~君︱~公︱~侯︱~多︱~子百家︱~如此类︱衮(gun)衮~公。 ❷文言中的“之于”二字的合音:公~同好hao)︱付~东流︱反求~己。 ❸文言中“之乎”二字的合音:有~?
诸zhū❶ 各,许多:诸侯│诸子百家。 ❷ 古汉语中“之于”或“之乎”的合称:投诸(“之于”合称)渤海之尾│虽有粟,吾得食诸(“之乎”合称)? ❸ 姓。
诸〔諸〕zhū1 众;各。如:诸子百家。2 犹之。第三人称代词。《左传·文公元年》:“能事诸乎?”3 “之于”的合音。如:诉诸武力。4 “之乎”的合音。《论语·颜渊》:“吾得而食诸?”5 姓。
诸zhū汉代俗语,区分、辨别。《说文·言部》:“诸,辩也。”《九思·怨上》:“朱紫兮杂乱,曾莫兮别诸?” 总括
总括总(总共;总合;总计;括总;兼总) 包(包括;包举) 统(统统;统共;统括;统纪;统总;笼统)综(综括;综摄;该综) 蔽 共(共计;~有;一共;统共;拢共;通共;满共) 毕 合(合共;合计) 拢(拢总;拢共) 通扯 通类 一括 浑括 通约 通晐 最凡 猥计 表示总括:总(~共;~计;~之) 诸 均 都(全~;大~) 总括全部:概赅 总括一定范围内的全部:凡是 都凡 大凡 但凡 应是 总括起来说:总而言之 总而论之 总而括之 统而言之 究而言之 括以一言 说来道去 说来说去 蔽以一言 一言蔽之 一言以蔽之 总而言之,简要说来:要而言之 要而论之 总括性的话:一言抄百总 表示下文是总括性的话:总之 总括性用语:归根到底 归根结底 归根究底 归根究袛 归根结蒂 充类至尽 充类以尽 九九归一 九九归原 包孕总括:孕括 (总的包括:总括)
很多
很多众 诸(诸众;诸多;诸许;众诸)许多 许大 好些 好多 孔多 成市 缕缕行行 漫山遍野 漫山塞野 漫天蔽野 满山遍野 满地盈山 弥山遍野 弥山布野 弥山亘野 强调很多:有的是 表示很多:百(~出;~般;~千;~万;~谷;数~;成~;成~上千) 千(~金;成~) 万(~千;~~;千~;巨~) 非常多:饶多 数量很多:不可指数 莫可指数 前后簇拥,数量很多:霞振云从 妙语佳句一个接一个,数量很多:好语似珠 最多:顶多 数量非常多:盈千累万 不可胜数 不可尽数 不可胜计 不可缕数 不可悉数 庸可悉数 何可悉数 弗可胜数 乌可胜数 岂胜指数 岂可悉数 莫可悉数 不能悉数 难以胜数 难可悉数 某种时兴的事物非常多:过江之鲫 到处都有很多:所在多向 多得连续成串:累累(果实~) 多得成了灾害:泛滥
表示一个
表示一个单(单个;单独) 个(~人;个别) 孤(~雁) 片(~言只字)光(~是) 蜀 一介(~书生) 表示只有一个:独(独个;~有;~绝)唯(唯独;唯一;唯有) 惟(惟一;惟独;~有) 只(~此一家)特(不~如此) 繄(~我独无) 偏偏 无非 无二 无双 两个:俩(~人;~本) 双(~方;~手;~翅) 二 联(三~单) 每一个:各(各个;各各) 诸 个个 每个 某一个:一(~着之差)
诸zhu诸多 诸葛 诸侯 诸如 诸位 诸葛亮 诸葛亮会 诸如此类 诸子百家 付诸东流 公诸同好 反求诸己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诸zhū众多:宝玉因让~姊妹先行,自己落后。(五二·1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