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讽刺小说
释义 讽刺小说

讽刺小说

运用夸张、嘲讽的笔法,或塑造卑微、可笑的人物形象,或述描荒谬的生活事件,借以揭露社会弊病和人们的不良品性,以警世人的小说。黑格尔《美学》:“讽刺所表现的不是情感生活而是关于善和本身必要的品质的一般概念。”讽刺文学起源于古希腊的讽刺性喜剧、诗歌、寓言等,讽刺小说则自法国拉伯雷《巨人传》开始。西班牙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英国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都是代表性作品。俄国果戈里、萨尔蒂科夫——谢德林、契诃夫等是著名的讽刺小说作家。中国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李汝珍的《镜花缘》也是杰出的讽刺小说; 清末以暴露社会且恶现实为主的谴责小说,也具有强烈的讽刺性。鲁迅的《阿Q正传》运用了讽刺笔法,《故事新编》开了现代讽刺小说之先。三十年代,老舍、张天翼、沙汀等人继承并发扬了讽刺小说传统。
讽刺小说有政治讽刺、道德讽刺、风俗讽刺等内容; 讽刺的对象可是社会的蟊贼,可是有缺陷的劳动者,也可是意识作风卑下的小人物。讽刺小说必先从写实出发,没有真实的生活事件和对象作创作基础,便不能形成讽刺。鲁迅《论讽刺》:“非写实决不能成为所谓‘讽刺’; 非写实的讽刺,即使能有这样东西,也不过是造谣和诬蔑而己”。讽刺是用诙谐的眼光打量世界,以夸张的手法干预人生,在轻俏、戏谑之中有严肃的人生观察和批评,在辛辣、尖刻的笔调下有热烈的爱憎。在写实的同时,也用虚构、漫画、隐喻、象征等多种手法。讽刺小说所创造的讽刺人物,一般都是意识卑微、出乖露丑、颠倒美丑与善恶,心口不一、自我矛盾,可恶、可怜、可笑的形象。不同的讽刺对象应用不同的讽刺态度。对社会败类、人民公敌,以诛伐为目的,揭露其伪善,撕下麒瞵皮而现出马脚,即成为讽刺。对普通人物的讽刺,常常将其弊病与善良并写,憨拙中有可爱,如鲁迅描写阿Q,“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对普通人的讽刺必须乐观和热情,由批判而达到矫正、改善的目的。茅盾《暴露与讽刺》:“讽刺作者的笔触是冷峭的,但他的心是热的,他是希望今日被他讽刺的对象明日会变成被他赞扬的对象。”“没有使人悲观的讽刺与暴露。”讽刺小说的笔调是多样的,或冷峻,辛辣; 或忧愤、阴郁; 或幽默、滑稽。常在夸张、嘲讽中含着喜剧的微笑或悲剧的沉思。


讽刺小说

讽刺小说

用嘲讽的表现手法揭露生活中消极落后和腐朽反动事物。在艺术表现上,这类小说充分调动各种讽刺艺术手段,用夸张、巧合、漫画式描写等手法突出被描写对象本身的矛盾、可笑或畸形的特征,形成强烈对比,极其简洁尖锐地把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引发读者从中得到否定和贬斥丑的精神和情感愉悦,达到警诫教育或暴露、鞭挞的目的。著名的讽刺小说有我国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俄国作家果戈理的《外套》、《钦差大臣》,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镀金时代》等。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4:5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