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虚字说 |
释义 | 虚字说虚字说清袁仁林著。仁林,字振千,陕西三原人。成书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共采选经史、子、集里的虚字百余个,其中单音虚词60多个,另外还收了一些复音虚词。袁氏认为,“虚字者,语言衬贴,所谓语辞也。……盖说时为口吻,成文为语辞,论字为虚字。”故所收虚字大都为语气词。其突出特点是对语气词所表示的语气形态进行了细腻的描写和分析。例如在分析“夫”字时说:“夫字之气,清浮平著,每著于所言而虚指之,有一段铺开扶起,敷布回翔意。”接着分析了“夫”字的五种用法;在谈到“夫”作语已辞时指出:“用为语已辞者,意有所见而拖其气以盘旋之,有无限虚空唱叹意”。虽嫌虚灵,但仍可见其对“夫”字的语气情态有极深的体会。又如在谈到“乎”“与”“耶”三字的异同时,能采用比较的方法来揭示它们的特点:“乎字、与字、耶字之声,均属平拖长拽,疑活末定。”“论其分界不同处,乎字气足,与字气嫩,耶字气更柔婉。”可以看出其对虚词用法的准确把握。本书所收虚字,大都能如此条分缕析,论辩精审,不乏创见,故《马氏文通》在论虚字时,每每能采用其说。但袁氏似不精于音韵,涉及音理每有谬误,谈声气于玄虚;又好谈起承转合,当属八股时尚的影响;且本书体例不严,收字嫌少,间有误释之处。末附“虚字总说”一文,对文章中词类活用的作用及语言环境(上下文)对活用的影响有细致的分析,并全面阐明对虚字的见解,可视作一篇独立论文。有清道光年间《惜阴轩丛书》本、丰城熊罗宿据丛书本翻刻本。1935年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本。 《虚字说》训诂著作。清袁仁林著。书成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是继第一部虚词专书《助语辞》(元卢以纬著)之后与刘淇《助字辨略》几乎同时出现的文言虚词专著。博取经史诸子及百家文中虚词共134个,分为51条。其分析颇有见地,精辟处多被马建忠采入《马氏文通》。今有1989年中华书局解惠全注本。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