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女胡笳【出处】 《后汉书·列女传》:“陈留董祀妻者,同郡蔡邕之女也,名琰,字文姬,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蔡琰别传》:“汉末大乱,琰为胡骑所获,在左贤王部伍中。春月登胡殿,感笳之音,作诗言志,曰:‘胡笳动兮边马鸣,孤雁归兮声嘤嘤。’” 【释义】 蔡琰字文姬,为蔡邕之女,她博学又精于音律。汉末时为匈奴虏去,在胡地生活了十二年,后被赎回。传她在胡地思念故土,感伤自己身世,而写出《胡笳十八拍》。后以此典表现女子哀怨思乡之情,或用以形容弹奏乐曲等。 【例词】 蔡女胡笳 蔡女烟沙 蔡琰悲笳 胡笳悲蔡琰 蔡琰琴心文姬泣胡 文姬绝域 【用例】 〔蔡女胡笳〕 唐·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 〔蔡女烟沙〕 唐·杨巨源《冬夜听崔校书弹琴》:“楚妃波浪天南远,蔡女烟沙漠北深。” 〔蔡琰悲笳〕 元·刘天迪《一萼红》:“蔡琰悲笳,昭君怨曲,何预当日悲欢?” 〔胡笳悲蔡琰〕 唐·李敬方《太和公主还宫》:“胡笳悲蔡琰,汉使泣明妃。” 〔文姬泣胡〕 南朝梁·沈约《登台望秋月》:“文姬泣胡殿,明君思汉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