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脚狐喻狐媚无耻之人。《新唐书·杨再思传》:“张昌宗坐事……武后意申释之,问宰相:“昌宗于国有功乎?’再思曰:‘昌宗为陛下治丹,饵而愈,此为有功。’后悦,昌宗还官。自是天下贵彦范,贱再思。左补阙戴令言赋《两脚狐》 以讥之。”
两脚狐liǎng jiǎo hú比喻狐媚无耻的人。《新唐书·杨再思传》;“张昌宗坐事……武后意申释之。问宰相:‘昌宗于国有功乎?’再思曰:‘昌宗为陛下治丹,饵而愈,此为有功。’后说,昌宗还官,自是天下贵彦范,贱再思,左补阙戴令言赋《两脚狐》以讥之。”
两脚狐两只脚的狐狸。比喻谄媚无耻之人。唐朝武则天时,郑州原武人杨再思曾任宰相,他智慧过人,却为人奸佞。在位十几年,杨再思未曾举荐贤达,只知阿谀逢迎,讨武后的欢心。武后说好的,他跟着说好;武后说不好的,他就跟着恶意诋毁。左补阙戴令言鄙视他的为人,曾写过一篇题为《两脚狐》的文章讽刺他。(见《新唐书·杨再思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