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苏报案
释义

【苏报案】

辛亥革命前的政治事件。《苏报》于1896年6月在上海创刊。宣传改良,倾向革新。1903年发表推荐邹容《革命军》和章炳麟驳斥康有为改良主义政见的论文,鼓吹革命。清政府勾结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逮捕章炳麟和邹容,《苏报》被封。章、邹在会审公廨坚持斗争,最后被判监禁,邹病死狱中,章于1906年出狱。


苏报案

苏报案

这是一桩清末著名报案。1902年以后,陈范所主持的上海《苏报》日益倾向革命,和中国教育会及爱国学社等革命团体建立了密切关系,成为爱国学社师生宣传反满革命的言论阵地。尤其是1903年5月章士钊受聘担任主笔之后,更欲借报纸为“爆炸性的一击”,连续发表,《哀哉无国之民》、《康有为》、《驳革命驳议》、《呜呼保皇党》、《杀人主义》等放言无忌的革命文章,猛烈抨击清政府,斥清贵族统治者为“鹿豕”、“禽兽”、“小丑”,称他们是“二百六十年四万万同胞不共戴天之大仇敌”。公开鼓动青年学生大胆革命,声言“那拉氏不足畏,满洲人不足畏,政府不足畏,莫被政府威吓而敛其动,莫惜诸君之自由血,而失全国人之希望”;大力宣传民主革命思想,认为“革命殆为中国前途万无可逃之例”。推崇邹容的《革命军》“宗旨专在驱除满清,光复中国”,是主张“去世袭君主,排贵族特权,覆一切压制之策”的“雷霆之声”,是“今日国民教育之第一教科书”。批驳康有为等改良派的保皇谬论。这些言论在国内报刊上公然刊载,引起了各方的极大注意,使清政府极为恼怒和恐慌。遂勾结上海租界当局,于6月30日派租界巡捕房警探包围了位于租界的爱国学社和《苏报》馆,指名逮捕了章太炎等人,并于7月7日查封了《苏报》。而后,由清政府官员充当原告,在租界会审公廨中,和被捕的章太炎、邹容进行诉讼。前后7次开庭。章、邹威武不屈,大义凛然,以法庭为讲坛,乘机宣传革命主张。中外各报刊广泛报道,轰动一时。最后,章太炎、邹容虽然被分别判处3年和2年监禁,但却成了广大人民尊敬的英雄。民主革命思想和主张从此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1:3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