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
释义 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

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

〔俄〕车尔尼雪夫斯基 (1828—1889)著。1853年写于彼得堡,系作者的学位论文,1855年出版,又译《生活与美学》。该书代表了车氏的美学思想。他从唯物主义的“尊重现实生活,不信先验的假设”基本观点出发,阐明了文艺与现实相互关系的重要原则:“美是生活”(纲领性命题);“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强调了美及其审美范畴的客观性,指出了美的理想性,看到了美随着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由这些美学思想出发,他强调文艺必须“再现生活”、“说明生活”、“对生活下判断”,成为“生活的教科书”。同时又强调“必须用鲜明清晰的形象来表现事物的主要特征”。他还认为,崇高和美的观念是两回事,悲剧是“人生中可怕的事物”,在生活中是偶然性的。该书在强调美的客观性时,对美的主观性重视不够,在批判唯心主义美学观的同时,认为艺术美永远只能低于生活美,即艺术美只是现实美这一蓝本的摹本; 又否认创造典型时的艺术概括作用。这样便带上了机械唯物论的偏颇。车氏的美学观点对别林斯基有所继承和发展,坚持和捍卫了现实主义的原则,有十分广泛的影响。有周扬中译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5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