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烂嘴不烂(惯)形容人嘴硬,不服输。
肉烂嘴不烂惯形容人嘴硬,不服输。张孟良《儿女风尘记》一部二三:“‘打死我也是这样!’‘你这个小家伙,真是肉烂嘴不烂的!’”
肉烂嘴不烂形容人虽被打得皮开肉绽,但嘴上还是坚决不服或不认错。
卤煮寒鸭——肉烂嘴不烂指人心里已经认输,说话还很强硬,不肯服输。常用于讥讽或责骂。 也作“卤煮的寒鸭——肉烂嘴不烂”。
煮熟的鸭子——肉烂嘴不烂指人心里已经认输,但说话还很强硬,不肯服输。常用于讥讽或责骂。
啄木鸟掉进热锅里——肉烂嘴不烂喻死不认错,不服输。
卤煮寒鸭——肉烂嘴不烂见“煮熟的鸭子——肉烂嘴不烂”。
属寒鸭的——肉烂嘴不烂见“煮熟的鸭子——肉烂嘴不烂”。
煮熟的鸭子——肉烂嘴不烂烂:双关,本指煮得熟烂,转指服输。 指人心里已经认输,说话还很强硬,不肯服输。常用于讥讽或责骂。 也作“卤煮寒鸭——肉烂嘴不烂”、“属寒鸭的——肉烂嘴不烂”、“鸭子转生的——肉煮烂,嘴也是硬的”(硬:双关,本指嘴坚硬,转指态度强硬)、“属鸭子的——肉煮烂,嘴也是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