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mao❶高龄,八九十岁。《礼记·曲礼上》:“八九十曰~。” ❷年老。《左传·隐公四年》:“老夫~矣。”《后汉书·杨震传》:“~年被病,岂可赞惟新之朝?”(被:遭受。赞:辅助。)
耄mào❶ 年老。《左传·隐公四年》:“老夫~矣,无能为矣。”《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 ❷ 昏乱。《楚辞·七谏·怨世》:“心悼怵而~思。”柳宗元《敌戒》:“纵欲不戒成,匪愚伊~。”(戒:警惕。匪:非。伊:是。) ❸ 疲困。《新唐书·李嗣业传》:“师~,诸将无功。”
耄mào〈文〉八九十岁的;泛指年老 △ ~耋(dié,七八十岁的年纪)|老~之年(七八十岁至八九十岁的年纪)。 说明: 10画;老部;上下
耄八、九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耋(die)︱老~。
耄mào古时称八九十岁的年纪为耄:耄耋之年。
耄mào指八九十岁的年纪。泛指年老。如:老耄。 昏乱
昏乱耄(荒耄) 眊(眊眊) 愦(愦乱;愦瞀;昏愦) 悖(悖乱;悖惑;荒悖)惑(惑乱;惑谬;惑眩) 雺乱溃乱 狂乱 狼疾 昏惑 昏沉 昏耗 瞀乱 颠越 昧昧 神志昏乱:昏瞀 头脑昏乱:晕头 神志迷糊错乱:昏错 智昏 因听信谗言而使自己糊涂昏乱:听谗惑乱 错乱,悖乱:谬乱 愚钝昏乱:愚乱 昏乱不明:梦梦 污浊昏乱:黩昏 狂妄昏乱:狂迷 神志异常昏乱:沉溃 (头脑迷糊、神志不清:昏乱)
年老
年老迈(年迈) 旄 耄(髦荒;晚耄)耇(胡耇;黄耇) 暮(暮老;暮耋;齿暮;晚暮) 晚莫 短日 乡杖 岁衰 衰迟 年艾 年高 年衰 年尊 高邈 宿昔 龙钟 黑花 耋老 耆老 耆指 晚耆 古老 老巴巴 上年纪 上岁数 表示年老:戴白 垂白 白头 白发 白首 皓首 皓发 皓皤 皤皤 斑白 兀首 梳雪 黄发 斑鬓 白须 衰齿 齿耄 齿宿 齿衷 齿索 齿宿 齿耋 齿迈 齿豁(齿豁头童;发秃齿豁) 齿歼 耗荒西夕 黄发 头童(头童齿豁) 齿危发秃 形容年老:老巴巴 鹤骨霜髯 鹤骨鸡肤须眉交白 须眉皓然 父死母老:椿残萱老 位尊年老:尊老 贵老 贵齿 年老衰弱:老迈 高迈 表示年寿老迈:冯唐老 冯唐已老 冯唐易老 冯唐白首 冯唐霜鬓 冯唐头白 昏暗而年迈:昏迈 年纪将老:晼晚 牲口年龄老:老口 人的老态:蓬头历齿 老天拔地 老态龙钟 年老的样子:庞眉 槁项没齿 华发苍颜苍颜华发 艾发衰容 梨眉艾发 尨眉皓发 (年龄在六十岁以上:年老)
六十岁以上年龄
六十岁以上年龄六十岁:耆 花甲 耳顺(耳顺之年;耳顺之数) 制寿 岁制 杖乡(杖乡之年) 下寿 还历之年 平头甲子 男子六十岁:杖乡之年 已到六十岁:已登花甲 年登花甲 年过六十:年逾耳顺 年逾花甲 六十一岁:元命 开七 六十四岁:破瓜 七十岁:中寿 古稀(古稀之年;古稀高龄) 稀年 稀龄 古希 杖国 贰膳(贰膳之年;贰膳之辰) 致仕之年 七十岁官员退休的年龄:悬车之年 悬车之岁 男子七十岁:杖国之年 将近七十岁:年近古稀 年过七十:年逾从心 年逾古稀 七十一岁:开八 七八十岁:七老八十 七八十岁年纪:耋 七十三岁:亥 七十七岁:喜寿 八十岁:八秩 杖朝 男子八十岁:仗朝之年 八十八岁:米寿(米寿之年) 八九十岁:耄耋之年 八九十岁的年纪:耄 八九十岁至一百岁:笃老之年 九十岁:九龄 冻梨之年 鲐背之年 九十余岁:伏生之年 九十九岁:白寿之年 一百岁:期颐(期颐之寿) 一百零八岁:茶寿之年
耄❶惛忘也。《禮記·曲禮上》: “八十九十曰耄。” 鄭玄注: “耄,惛忘也。《春秋傳》曰: 謂老將知耄,又及之。” 陸德明《經典釋文》: “旄,本作耄,同亡報反,注同。本或作八十曰耄,九十曰旄,後人妄加之。” ❷昏亂也。《尚書古文·微子》: “吾家耄,遜於荒。” 鄭玄注: “耄,昏亂也。” (《通德堂經解》) 《尚書·微子》: “吾家耄,遜於荒。” 鄭玄注: “耄,昏亂也。” (《鄭氏佚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