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统摄性领位 |
释义 | 统摄性领位统摄性领位指对于介词“的”(相当于今结构助词)下边的名词含有统摄作用的词语所处的位置。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认为: 统摄性领位可分为七项: 统摄性领位 统摄性领位指在领位的名词,对于虚词“的”或“之”下的名词,含有统摄作用的,即一般所谓“领属性定语”。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认为,“对于被领的实体词,其间常有一介词 ‘的’(或 ‘之’) 介绍”,但在性质上属于统摄性的,其领位称为“统摄性的领位”。分为七项: 统摄性领位黎锦熙 《新著国语文法》术语。 指居领位的名词, 对介词 “的” 下的名词, 含有统摄作用的。 可分为七类: (a) 表物主。 如: “李先生的教材”、“学生的心态”(b)表物原。如 “达尔文的 《进化论》”、“桐城派的古文”, 其中 “达尔文” 表示 《进化论》 是由他著述的, “桐城派”表示“古文”由桐城派提倡的。(c) 表物质。 如: “玻璃的窗户”、 “呢子的大衣”。 (d)表主动者,领位对于被领的词是施动者。如: “狮子的勇猛”、 “人民的勤劳” 中的被领名词由形容词转成;“思想的变迁”、“世界的进化”中的被领名词由内动词转成; “父母的教育”、“律师的辩护”中的被领名词由外动词转成。(e)表受动者,领位对于被领的词是受动者,被领的名词必是外动词所转。如: “国语的研究”、“职业的选择”。 (f) 表物之所关。 如: “社会的科学”、“平民的生活’。 (g)表物之所在。如: “曲阜的孔庙”、“现代的科学家”。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