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不辨菽麦 |
释义 | 不辨菽麦分不清豆子麦子,形容愚昧无知。《左传·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杜预注:“菽,大豆也。豆麦殊形易别,故以为痴者之候。”晋葛洪《抱朴子·穷达》:“庸俗之夫,暗于别物,不分朱紫,不辨菽麦。”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珠儿》:“儿渐长,魁梧可爱,然性绝痴,五六岁尚不辨菽麦。” 知识 知识知(求~) 识(识知;常~;见~) 闻(闻识;闻知;闻见) 文化 肚杂 另见:认识 见识 阅历 经验 学识 不辨菽麦菽:豆类总称。分不清豆子和麦子。形容人愚昧无知,后也指缺乏社会实践知识。春秋时,晋国王室政权混乱。贵族栾书、中行偃杀死晋厉公后,另立晋襄公的曾孙周子为国君,这便是晋悼公。周子不是长子,上面还有个哥哥。为防止大臣们说闲话,栾书等人故意制造舆论说:“周子的哥哥是个白痴,连豆子和麦子都分不清楚,怎么能当国君呢?”(见《左传·成公十八年》)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