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庭之哭
秦庭之哭秦,春秋时古国名。在今陕西省一带。庭,也作王庭,指朝廷。《易·央》:“扬于王庭。”疏:“王庭,是百官所在之处。”此典出自《左传·定公四年》:吴国军队攻陷楚国都城,楚昭王仓皇逃亡,楚国大夫申包胥到秦国乞师求救,“秦伯使辞焉,曰:‘寡人闻命矣。子姑就馆,将图而告。”申包胥“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深为感动,即出师救楚。后喻向他处乞师求救为秦庭之哭。北周庾信《哀江南赋》:“鬼同曹社之谋,人有秦庭之哭。”——曹国人梦见鬼在曹国社宫谋议亡曹,后果不其然,我像申包胥在秦国王庭哭泣乞师一样求援,却不能拯救梁王朝。
秦庭之哭春秋时,吴国进攻楚国,楚国形势危急。楚臣申包胥奉命到秦国求救,但秦国不肯出兵。他在秦庭倚墙而哭,七日哭声不绝,不进饭食。秦哀公深为感动,乃出兵援楚。见《左传·定公四年》。以后遂把向别国乞师求救称为“秦庭之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