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甲汉、唐举士有甲乙丙等科,西汉平帝时岁课博士弟子,分甲、乙、丙、丁四科,中者分别授官。唐代有所改变,进士有甲乙科,以所试时务策与帖经多少为别,但实际上仅有甲科。后世由此乃称科举为科甲。《金史·裴满亨传》:“章宗即位,谕之曰:‘朕左右侍臣多以门第显,惟尔由科甲进。’”明清时特指举人及进士入仕者为科甲出身。 资格
资格资(资任;资序) 资格和履历:资簿 资格和才能:资材 资格和品级:资品 资级 资格和考绩:资考 资格和功劳:资劳 规定的资格:格限 科举制中的等第资格:科甲(~出身) (应具备的条件、身份等:资格)
另见:具有 身份 地位 条件
制度
制度制(度制;税~;公~;改~;民主集中~) 格 法(法式;法则)科(科制) 仪注 规模 法则,制度:轨(轨制) 铨选职官的一种制度:杂色 铨选授官的一种制度:集注 考选文武官吏的制度:科举 举选 调举 科甲 礼仪制度:礼制 仪制 古时的礼制:古礼 旧仪 汉族正统的皇家礼仪制度:汉官威仪 通常的礼制:常礼 彝仪 等级制度:九品中正 中正九品 可以作为规范来遵守的礼乐制度:夔龙礼乐 钱币的制度:钱法 用白银做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银本位 用黄金做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金本位 纸币的发行制度:钞法 钞引法 古代政府所行的酒类专卖制度:酒榷 固定的制度:彝准 经久不变的制度:不毁之制 通行的制度:达制 旧的制度:旧制 旧贯 旧制、旧例:掌故 旧日的行事制度:故事 好的制度:长制 经久不变的制度:不毁之制 有害的制度:弊制 制度统一:齐轨 (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制度)
科甲kē jiǎ指科举。明清指考取进士、举人出仕为科甲出身:次子贾政,自幼酷喜读书,祖父最疼,原欲以~出身的。(二·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