瑚琏比喻美才。唐韩愈《答张彻》诗: “冏冏抱瑚琏,飞飞连鹡鸰。” ○ 瑚琏之器
【瑚琏】古代宗庙盛黍稷的礼器。比喻有用的人才。
瑚琏瑚琏皆为古代祭祀时盛粟稷的器皿,后用以比喻人有才能,能够担当大任。《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北史·唐瑾柳敏传论》:“瑾、敏并挺杞梓之材,蕴瑚琏之器。”
瑚琏hú liǎn瑚、琏皆为古代祭祀时盛黍稷的玉饰器皿。比喻人有才能,堪当大任。《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 ‘何器也?’曰: ‘瑚琏也。’”宋·苏轼《送程之邵签判赴阙》:“念君瑚琏质,当今台阁宜。”也作“瑚琏器”。唐·杜甫《哀郑国公严武》:“郑公瑚琏器,华岳金天昌。” 礼器
礼器古代礼器名:彝(彝器;彝俎;樽彝;夏鼎商~) 篹 豊 青铜礼器:钟彞 僧道举行宗教仪式时所用的器物:法器 佛教法器:钟磬 古代祭祀及宴会时常用的两种礼器:笾豆 古代诸侯朝聘时所执的玉制礼器:锡圭 锡珪 古代君臣朝见手中所执的狭长板子:笏(朝笏) 板(手板;尺板) 簿 古代大臣入朝时所执的竹制手板:竹笏霜简 帝王所执的玉笏:珽 大圭 古代君王官吏出行时所执的东西:仪仗 彩仗 帝王仪仗的一种:静鞭 鸣鞭 霓旌 其他仪仗物品:金瓜 骨朵 月斧 朝天蹬宗庙的礼器;鼎 古代宗庙盛黍稷的礼器:琏 瑚(瑚琏)
另见:礼仪 祭祀 器物 鼎器
政治才能
政治才能政能 烹鲜 为政的才能:吏才 吏用 规划管理政治的才能:经纶 治理政事的才能:理能 管理国家、治理社会的才能:干时之具 治理国家的才能:干国之器 治国安民的才能:经济才 经济之才 经世之才 纬世之器 治国安邦之才:瑚琏 经国之才 匡世济时的才能:匡济之才 经世治国的才能:济川才具 济川材干 辅助帝王创业治国的才能:皇器 王佐之材 旧指大臣忠实奉行王命、明断是非、处理国事的才能:将明之材 能够拯救国家脱离贫困的才能:周才 济世之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