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现代汉语 |
释义 | 现代汉语现代汉语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编。全书共6编。其中第五编是语法。语法部分共分9章,在概说里,首先阐述什么是语法,以及语法的内容。第一章“词类”,把词分为虚、实两大类,实词又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虚词又分为副词、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拟声词;并分别举例说明各类词的语法特点和使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认为拟声词是一种特殊的虚词,“它没有具体的词汇意义,一般不充当句子成分”,“但在一定的条件下却能借用来充当句子成分,甚至独立成句”,因此它不同于一般的虚词。还讲解了词的兼类问题。第二章“单句的基本格式”,认为经常用主谓词组作谓语,是现代汉语的特点之一,因而详细介绍了几种常见的主谓词组作谓语的格式。指出宾语和动词谓语的关系有受事、施事、说明三种。同时介绍了汉语单句的基本格式。并举例说明了区别状语和主语的五种方法。第三章“单句基本格式的扩展和复杂化”,指出单句基本格式的扩展表现在使用双宾语、使用复杂的修饰语、使用复杂的谓语、使用特殊成分等情形上。单句基本格式的变化表现在倒装句,省略句、无主句、独语句上。第四章“句子构造的错误”,指出句子构造的错误常见的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修饰语的位置不对、句子成分重复、助词“的”“地”“得”的误用、介词使用不当等六种情形,并举例加以说明。第五章“复句的基本格式”,首先指出复句在结构上具有四个特征,然后阐述联合复句的基本格式 “并列、承接、递进、选择”和偏正复句的基本格式“转折、假设、条件、因果、目的、取舍”。第六章“复句基本格式的变化和扩展”,首先阐述复句变化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倒装,一种是紧缩,而复句的扩展,是用增加层次的方式来表现的。因此,提出分析多重复句要从它所使用的语法手段入手,揭示它的层次和各层内部的关系,并提出分析多重复句的程序。然后阐述使用关联词语注意的四个问题: 成对搭配; 避免误用; 所处位置; 滥、节省。第七章“句子的运用”,首先介绍句子的用途和语气,然后就鲁迅《文学和出汗》的全文逐段地进行语法分析,并结合文章写作加以必要的说明。第八章“现代汉语语法的发展和规范化”,指出现代汉语语法的发展,表现在书面语上的比口语明显,表现在句法上的比词法多些。词法的发展表现在: 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杨欣安、李运益、赵荣璇、林序达编著。系西南师范学院函授讲义。全书分4册;第一册讲授语音,第二册讲授文字与词汇,第四册讲授修辞。本册专讲语法,共22章,前三章是总述,概括叙述了现代汉语的词法和句法,并简要地介绍了学习语法的有关理论;第四章至十三章,比较详细地分析了现代汉语各种词类的意义、语法特点和语法作用;第十四章至二十一章,比较详细地分析了现代汉语单句的结构;最后一章专门介绍了单句的两种分析法——加符号法和图解法。理论上尽可能地结合当时的初中《汉语》课本(“暂拟系统”的前身),名词术语和语法系统与之基本一致,但也有不少是作者的创造,如“准量词、准介词”的提法;认为副词是半虚词;提出名化和形容词动化的说法等等。其最大的特色是对那些理论上有争议的问题常常是摆出诸家不同的意见,同时摆出作者自己的看法或处理意见。例如讲解趋向动词时指出:“动词的附类之二是趋向动词。如:‘来’‘去’‘上来’‘下去’等。语法学家也有管它们叫作助动词的(黎锦熙、张志公等)。也有管它们叫作一种情态的记号的(王力《汉语语法理论》第二十章)。也有管它们叫作弱化动词的(吕叔湘《语法学习》四十节)。《汉语》课本把这类词叫作趋向动词。对于这类词各家也有一个基本的共同论点,就是大家都承认这类词的作用,是帮助动词表示动作趋向或趋势的。我们采用《汉语》课本的说法,叫它作趋向动词”。内容充实、理论系统、说解详细、选例丰富,是本书的又一特点。但书中错误疏漏之处不少。每章后均附有练习。1957年8月由重庆人民出版社出版。 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教研室编。系根据1958年编写的《现代汉语》教材而改编的。全书分5章。其中第五章是语法。共分20节。节目与1958年版不同的是:第9节改为“定语和状语”、第12节改为“复句的类型”;取消了“长句”“略语”“结构混乱”3节,增加了“常见的语法错误”“句式的选择”两节。“常见的语法错误”,介绍了常见的几种类型后,又介绍了检查语法错误的两种方法: 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胡裕树主编。1978年在1962年本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列为高等学校文科教材。语法部分分10节。第一节为语法和语法体系。讲了语法的定义、性质、分别阐述了语法体系、语法学体系和语法学的种类,提出了语法研究要综合传统语法、结构主义语法和转换生成语法的主张。第二、三节讲词的分类。词类划分不考虑意义,认为语法上区分词类的目的是为了指明词的外部结构关系,说明语言的组织规律,因此,分类的基本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据此分开实词和虚词,认为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的是实词,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的是虚词,副词能单独作状语,故划入实词。第四节为词组和句法分析,讲了词组的结构类别和句法功能类别,认为词与词的组合既受词义选择限制,又受语法选择限制,次范畴间的选择关系在汉语句法中占重要地位。1981年增订本中特别强调了要区别三种不同的语序:语义的、语用的、语法的。这种区分,对句子结构的分析,具有重要认识价值。词组结构分析采用了层次分析法,找出直接组成部分。第五、六节为句子和句子分析。根据句子的功用和结构分出句类和句型。认为句子结构分析的终极目的是确定句型。将句型分为上位句型和下位句型,确定上位句型的基本根据是整个句子的结构,确定下位句型的基本根据是谓语的结构。本书承认词组可以做句子的各种成分,这就从根本上打破了“暂拟系统”的析句原则,在析句领域开出了一条新路。第七、八节讲特殊成分、句子的变化、简缩等。提出全句修饰语的概念,像“下午我们开小组会”这样的句子,认为“下午”是全句的修饰语,全句仍是主谓句,而不处理为偏正关系,可见析句上重形式但也不完全不管意义。从实用出发,谈了句子形式的简缩,认为简缩是明了句子正误的有效方法。最后两节是复句,仍按“暂拟系统”分为联合与偏正两大类,但小类略有不同。增订本另增加了“语气和口气”、“标点符号”两节。“语气和口气”重点讨论了语气和语气词、疑问语气和疑问句、肯定和否定、强调等内容。认为:“表达语气的主要手段是语调,其次是语气词”;“从意思上看,疑问句包括有疑而问和无疑而问(反问)两大类。根据结构的特点,疑问句可以分为是非问、特指问和选择问”;“句子可以有种种口气,例如肯定与否定、强调与委婉、活泼与迟疑,等等,都用于思想感情方面种种色彩的表达。句子的口气与修辞有密切关系,跟语法也有关系”;“句子当中必须要强调的地方,在口语里可以用加强重音来表示”。并分别对各类语气词、疑问句、肯定和否定句等作了举例性的说明。本书吸收了结构主义理论,并将它同传统语法等进行某种程度的结合,这种新的尝试,为它带来了蓬勃的生气,在语法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62年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1978年出版修订本。1981年出版增订本。 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哈尔滨师范学院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编。全书分9部分。其中第四到第八部分涉及语法的内容。第四部分讲词和词类,介绍了词的构成,讲解了“复合法”“附加法”“简缩法”3种构词法。紧接着介绍了词组的类型,把词组归纳为联合词组、偏正词组、动宾词组、主谓词组、连动词组、兼语词组、数量结构、指量结构、方位结构、介词结构、“的”字结构等12种。根据词的意义和语法特点,把词分成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又分成6类、虚词分为5类,并且详细介绍了每类词的用法。第六、七部分讲析句和造句,首先阐述单句的内容。指出所谓析句,就是从结构上来剖析句子,以便掌握句子的结构规律,所谓造句,就是“自觉地运用这种规律来指导我们的语言实践,造出准确、鲜明、生动的句子来”,析句为造句服务。指出按照不同的关系可以把句子分为不同的组成部分,句子的组成部分叫句子成分。认为主语、谓语是句子的基本成分。把谓语分成动词谓语、形容词谓语、名词谓语、主谓谓语5类,并且谈了主语和谓语的运用,介绍了利用节缩法可以检查句子的毛病。认为宾语和补语是句子的连带成分,举例从3个方面说明了宾语、补语的区别。认为“定语和状语”。也是句子的连带成分,并指出复杂定语有联合式、分加式、连带式3种形式;同时,举例说明状语和主语的区别。认为复指成分和独立成分是句子的特殊成分。此外,还详细讲述单句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立主干有头尾”“抓关系、搭配得当”“删废话,言简意明”等方法。接下去介绍了常见的句式:“主动句和被动句”“肯定句与否定句”“短句与长句”的运用。然后阐述复句的内容,重点介绍了复句的分析法,以及联合复合和偏正复合的各种关系。第八部分讲解断句和标点符号。讲解语法把词汇和修辞知识熔于一炉是本书的最大特点。此外,在典型例句分析上,做到既讲形式、内容,也讲效果。1975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齐齐哈尔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教研室编。全书共分8章。其中第四至六章是语法。第四章着重讲述词类、词类的使用以及词组。讨论词的语法分类,指出词的分类标准“一条是词的意义,一条是语法特点”。并根据这个标准把汉语的词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10类,同时介绍了各类词的语法特点。指出方位词是名词的附类,能愿动词、趋向动词,是动词的附类。讨论词组指出,实词和实词按一定方式组合起来,表示一定关系的语言材料单位,就是词组;实词和虚词或实词附类按一定方式组合起来的语言材料单位,就是结构。第五章阐述句子和句子成分。指出主语和谓语是句子的主要成分,宾语、补语、定语、状语是句子的连带成分,复指成分和独立成分是句子的特殊成分。在阐述宾语的位置时,坚持“前置宾语”说。在阐述“常见的语法错误”时,指出语法错误是各式各样的,有“残缺”“多余”“位置不当”“搭配不当”“结构混乱”等现象。在“单句的类型”里,指出从不同角度对句子进行分类,认为“主谓句是常见的,分析句子一般都以主谓句为重点”。最后讲述怎样分析单句。第六章讲述复句。首先把复句分成联合、偏正两大类,并详细地分析了分句间的意义关系,接着介绍了多重复句的分析方法,最后讲述了复句运用方面应该注意的问题。每节后都有“思考和练习”。1977年12月由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印行。 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太原市教育学院编。分五部分,第五部分是语法,又分10节论述。第一节,“语法概说”,指出“语法就是我们说话写文章时用词造句的规则”,包括词法和句法两部分。把词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代词、量词、副词、介词、助词、连词、叹词等11小类,并分别论述了各类词的语法特点和用词上常见的语法错误。把词组分成联合词组、偏正词组、补充词组,动宾词组、主谓词组、固定词组、复杂词组、介词结构、“的”字结构、方位结构等类型。根据用途和语气把句子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四种类型,按结构把句子分为单句、复句两大类,单句又细分成主谓句、无主句、独词句三小类,复句又细分成并列复句、承接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转折复句、假设复句、条件复句、因果复句八个小类。本书是为适应师资培训的需要专为中学语文教师编写的进修教材,语法体系以“暂拟系统”为宗,讨论问题不求深而求细,注意对比,(如正句误句对比、补语宾语的区分),注意介绍一些分析语言的具体方法(如单句的检查分析),每节附有练习。1979年由太原市教育学院印行。 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张志公主编。系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材。全书分上、中、下三册,共四编,中册第三编“汉语语法”,由概论、组合、表达三部分组成,另有涉及语法理论基础知识的专题文章和词类表、短语类型表、常用的句型句式表等附录。概论部分,概述了语素、词、短语、句子、句群等五级语法单位,这部分由小到大,始终贯穿的是一条纵线。组合部分,首先讨论汉语组合的特点,然后分别讨论涉及全部组合或部分组合的“语序”“关联”“搭配”“扩展”“变换”等手段,这部分从形式到意义、从外到内,始终贯穿的是一条横线。表达部分,分别讨论了“肯定、否定”“时间、空间”“程度、范围”“数量”“存在、消失”“指称”“动态”“语气情态”等重要的语法现象,这部分从意义到形式、从里到外,始终贯穿的也是一条横线。全书先用“单线纵穿”,然后采用“双线横穿”的办法,从多个不同的侧面介绍了语法现象,阐明了语法规律,这与一般语法教材讲法不同,为提出一个富于特色的结构系统作了一次有益的尝试。其语法体系以“暂拟系统”为归,同时着重参考了1981年全国语法和语法教学讨论会上提出的《〈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修订说明和修订要点》,以及据此而产生的《教学语法系统试行方案》两次征求意见稿,并且参考了高等院校用的几种现代汉语教材和一些专著,具有继承性和科学性。较之同类语法著作,在许多问题上皆富有新意。如关于语言结构层次性的问题,书中明确指出语言是具有层次性的,一个句子表面上好似一串珠子,词语一个挨着一个排在一条直线上,然而实质上,句子词语是逐层组合而成的。这反映了正确的语言观和方法论。此外,在词类问题上,在词组问题上,在一些句式的解释上,也有新的提法,做了新的处理。1982年由中央电大出版社出版,1988年修订重版。 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汉语教研室编著。系《商业职工自修大学丛书》之一。主要内容有语法、词汇、修辞和语音、语法部分:第一章“句子和句子成分概说”简单介绍了句子、句子成分、句子的类型。认为句子按结构可分为单句、复句,单句可分为主谓句、无主句、独语句。第二章“词、词组”分别介绍了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等几类实词和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虚词及划分词类的标准、词的兼类和活用。同时简单介绍了联合词组、偏正词组等词组。该章后附有词类简表。第三章“单句”。介绍了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状语、定语、补语以及复指成分和独立成分的定义和构成情况;介绍了谓语的复杂化(连动式、兼语式、连动式和兼语式套用的句子)和句子成分的省略;同时介绍了动词“有”和“是”的几种不同用法;最后介绍了单句的复杂化和分析方法。第四章“复句”。分别介绍了什么是复句、分句主语的隐现、复句的类型、复句的变化、复句的扩展等内容。书中把复句分为等立复句(包括并列复句、解说复句、连贯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取舍复句)和偏正复句(包括转折复句、假设复句、条件复句、因果复句、目的复句)。第五章“虚词的用法”。介绍了“对、对于,关于”等9组虚词的不同用法。第六章“常见的语法错误”。介绍搭配不当、结构残缺、结构混乱、位置颠倒、词性误用、指代不明等常见的语法错误。第七章“标点符号”。每节后附有“思考和练习”,书后附有练习答案。1982年12月由中国展望出版社出版。 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中山大学中文系主编。全书包括语音篇、文字篇、词汇篇、语法篇。语法篇分为10章。第一章概述了什么是语法,语法的三级单位——词、词组、句子。第二章讨论词类,讲述了划分词类的标准,各类词的语法特点。第三章讨论词组。讲述了汉语词组的各种结构类型及其语法特点。第四至九章重点讨论句法问题。分句子成分为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六大成分,另设复指成分、独立成分两类,并把连谓、兼语看作复杂谓语。析句方法采用传统的成分分析法。析句时,先找主、谓、宾,再找定、状、补,一直分析到词为止。分单句的句型为主谓型、主谓宾型、双宾型、连谓型、兼语型、把字型、被动型等,并一一加以解说。把复句分为联合、偏正两大类,并着重分析了复句的各种结构关系。第八章专门讨论句子的语气、从句子运用的角度介绍了陈述、询问、祈使、感叹等语气的特点、表达方式及其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第九章介绍了句子的特殊句型,讲述了顺装句和倒装句、主动句和被动句、把字句和一般主谓宾等句式的特点,并举例说明了如何正确组织长句和短句、简单句和复杂句等问题。第十章讲述了标点符号及其用法。每节后均附有练习题及参考答案。本书语法体系上,以“暂拟系统”为纲,个别地方作了调整。1983年3月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上海教育学院编。此书为适应初中语文教师业务进修的需要,以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现代汉语教学大纲》为主要依据编写的。分绪论、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饰6章。第五章语法,共8节。第一节概说,简述了语法的性质、语法和语法学、学习语法的目的和方法等问题。将实词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之类,取消了附类的提法,分别纳入有关词类里;虚词分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五类。各类词均包括定义、分类、语法特点和用途等内容,并对几个副词、介词和连词的不同用法作了专题介绍。第三节词组,介绍了主谓、偏正、后补、联合、复指、连动、兼语等八种词组,还有特定词构成的词组,包括方位、数量、介词、“的”字、能愿、趋向、惯用(固定)词组。并对词组的性质分类及用途进行了阐述。第四节句子,除按用途分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四种句型以外,按结构分为单句和复句,单句又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主谓句和非主谓句又各分为四小类。第五节主谓句的分析,分别对基本成分、连带成分和特殊成分进行了阐述,把前置状语作为全句修饰语列入特殊成分,与其他语法书的处理有所不同。第六节常见语病的分析,简述了纠正语病的意义和检查方法,详细剖析了常见的几种类型语病。第七节复句,介绍了复句的构成条件、与单句的区别、复句的类型,关联词语的用法、多重复句等问题。第八节句群,对句群的定义、构成方式和与复句、段落的关系、句群的运用等问题,作了明晰的表述和分析。此章后附有词组性质、类型表和单句类型表,可供参考。本书语法体系上以《中学语法教学提要》为宗;注重联系教学的实际;例句多选自通用的中学语文教材;并重视讲清学习中的难点和疑点。1983年12月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 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史锡尧、杨庆惠主编。本书是受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的委托为参加高等院校自学考试的考生而编写的教材。全书包括绪论、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六部分。语法部分有7章。第一章是“词和词组”,讲述了什么是词、划分词类的标准以及各种词类的语法特点、词组的各种结构类型等。第二章是“句子和句子成分概说”,概述了什么是句子、句子的六种成分和句子的类型。第三、四章分别讲解单句和复句。介绍了句子结构类型和析句方法。第五章,专讲虚词的用法,对“把”“被”“对”等20个虚词的特点、作用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并指出运用虚词应该注意的若干问题。第六章结合实例介绍了句子运用中常见的语法错误及其检查修改的方法,第七章,讲解了标点符号的用法。本书作为一种自学辅导教材,体系上基本采用“暂拟系统”,论理少而举例多,讲解详细,分析入微,颇便初学。1984年11月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何世达主编,系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教材。分上下册,语法部分在下册,分17节讨论。第一节“绪论”,概述了什么是语法、语法的性质、为什么要学习语法等内容。第二、三节讲词类,讨论了各类词的语法特点。从逻辑出发,认为实词表概念,虚词不表示概念。第四节“词组”,讲述词组的基本类型、词组的功能、词组的扩展和简缩。第五节“句子”,讲述了句子的作用分类和结构分类。认为主谓句中,主语、谓语是句子成分,述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中心语是结构成分。第六节“主谓句和非主谓句”。讲述了主谓句和非主谓句的各种类型。并从功能、语气、意义等不同的角度分别阐述了各类句型的语法特点。从第七节到第十一节,依次讲述了主谓谓语句、名词谓语句、谓词谓语句,述宾谓语句、连动式和兼语句、把字句和被字句等句型。第十二节“独立语”,介绍了独立语的各种类型。第十三节“单句的复杂化”,讲述了复杂定语、主谓词组、述宾词组充当某一成分和复杂的介宾词组充当成分使句子复杂起来的三种情况。第十四节“病句及病句的修改”,分析了单句病句产生的原因,讲述了修改病句的方法。第十五节“复句”,阐述了什么是复句,并着重分析了复句的结构关系。第十六节“句群”,讲述了句群的基本慨念,句群和句子、段落的关系及句群内句子间的关系。认为句群内各单句的关系和复句中分句间的关系相当。第十七节介绍了标点符号的用法。本书基本采用“暂拟系统”,其主要特点是: 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佘长虹主编。语法部分由廖定文执笔。系《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辅导丛书》之一。本书以目前高等学校文科通用的现代汉语教材为基础,按绪论、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顺序,拟出若干题目,采取问答形式加以论述,书中共有问答题217个,其中语法部分84个。书后附有名词解释和历届研究生、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有关现代汉语的部分试题。本书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尤其注意语法修辞中的一些疑难问题的辨析。1985年8月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 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江西大学中文系编写,语法部分由秦加英、陈昌仪执笔。第一节“语法概说”。介绍并区分了语法、语法学和语法体系这三个理论术语;介绍了语法的性质、语法单位、语法意义和语法手段;论述了语法和逻辑的关系。第二节“词的分类”。介绍了各类实词及其特点、虚词的作用及其类别。按各类词的不同特点和作用,把实词分为名词、动词、助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等8类,虚词分为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四类,叹词被作为特殊的词类”。强调了易混词类的区分和各类词的运用。第三节“词的误用”。分析了“词在组合时不合语法要求,即某个词在句子结构中充当了它不应当充当的角色”的现象。主要介绍了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代词、介词、连词、助词的误用。第四节“词组和词组分析”。主要讲述了下列几个问题: 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邢福义主编。系高等教育出版社组织编写的卫星电视教育中学教师培训教材。内容包括绪论、汉字、语音、词汇、语法、修辞,语法部分共7节。第一节“概说”,概述了语法及语法的各级单位。第二节“词和句”,讲述了词类、单词成句、单词充当句子成分的问题。第三节“语和句”,着重讲述了短语的类别、短语成句和短语充当句子成分的问题。第四节“特殊句式和句子的歧义现象”,介绍了“把”字句、“被”字句、连动句、兼语句等句式的结构特点;阐述了句子产生歧义的原因及消除的办法。第五节“复句和复句的关系类”,把十种复句概括为三大类:一是非转折、非因果的并列、连贯、递进和选择;二是表因果的目的、假设、因果和条件;三是表转折的单纯转折和让步转折。第六节讨论了复句的紧缩与扩展、句群的特点与组造。第七节讲句末助词和句末标点的使用。本书的主要特点是: 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袁晖主编。全书分上下两册,上册分绪论、语音、文字、词汇四章,下册分语法、修辞两章。涉及语法的内容,上册词汇部分讨论了词和词的构造问题,内容包括:词和语素、词的形式、合成词的构造、词和短语。按不同的标准,把语素分为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实语素和虚语素、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单纯语素和合成语素等类别。认为“老百姓”的“老”是单纯语素、“百姓”是由两个单纯语素构成的合成语素。指出词与短语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可从意义、语音形式、语法功能三个方面加以说明;“联系”则表现在可以互相转化上:一方面短语通过缩减和凝结而成词;另一方面,词的拆散和分裂而构成短语。下册语法部分共分11节,除“语法概说”和“标点符号”外,着重讨论了词类、短语、单句和句型、主谓句的下位类型、主谓句的几种句式、句子的特殊成分、单句的分析和病句的修改、复句、不同语气的表达方式等内容。讨论词类,以词的语法功能为标准,参考词的意义,把汉语的词分为实词、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词类系统颇受《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的影响。重视句法理论的探讨。认为句子分析的目的是归纳句型,而不能只限于找出什么是主语、谓语、宾语、补语等等。指出句型、句类和句式是三个不同的语法概念,应明确加以区分,并以此建立汉语的句型系统。认为:按照句子结构给句子分类的,叫做句型,如单句、复句、主谓句、非主谓句、名词谓语句、动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主谓谓语句等。按照句子的语气给句子分类的,叫做句类,如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而句式则往往是根据部分句子在表达上的特点加以归纳的结果,如“把”字句、“被”字句、“是”字句、存现句等。基于这样的认识,本书安排了“单句的句型”、“主谓句的几种句式”、“不同语气的表达方式”(句类)等专节显得科学而合理。强调归纳句型和分析句子时要注意区分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平面。认为“构成句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并不是句子中所有的因素都对句型有影响。在析句时应排除不影响句型的因素,句型的面目才会清晰地显示出来”。如增添(插入语、感叹语等)、某些语序的变化等属于语用的,不会影响句型的确定。也认为由于汉语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汉语的语法手段主要是语序和虚词,语序和虚词所表达的,有的属于语义上的,像施事和受事。有的属于句法上的,像动词谓语、动宾谓语、双宾语、主谓谓语等等。有的是属于语用上的,像主语谓语,修饰语和中心语的易位等等”。因此,析句时必须注意区分。关于句子与词、短语的区别,本书认为关键在于“质”的不同,即句子具有表述性,而词、短语没有表述性。虽然句子的表述性主要通过语调得以实现,但体现句子表述性的语言因素还有语气词、关联词语、线性变化、独立成分等,因此句子决不等于词或短语加上语调。本书尤其重视句子的表达作用,因此从有利人们掌握运用汉语造句规律出发,不仅介绍了汉语的句型系统,而且结合汉语的句型系统,介绍了句型的语义特点和表达功能。总之,本书“的语法学体系比较科学、简明,注重实用,条理性强。相比之下,句法部分比词法部分编得出色,在理论的探索和节次的安排上颇具特色。这对建立科学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汉语语法学体系是有一定的启发的”(陈炯、裘荣棠评语)。上册1986年8月、下册1987年8月,分别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 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孟维智、张理明主编。系山西省师范院校统编教材。分上下两册。上册除“绪论”外,有“语音”“汉字”“词汇”3章;下册有“语法”“修辞”2章。上册涉及语法的仅词汇部分,主要介绍了语素、语素的分类、语素与汉字的关系;词与语素、短语的区别,词的语音类型、结构类型等内容。下册语法部分共分11节。第一节语法概说。分别讲述了语法的涵义、汉语语法的特点、汉语的语法单位、语法的作用和学习语法的方法等内容。认为汉语具有“缺少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语序和虚词是组合重要手段”,“短语的结构和句子的结构具有一致性”,“量词特别丰富”等语法特点。第二节词类。分别讲述了词类的划分、实词与虚词的分类及运用、词的兼类与活用等内容。实词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分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而以词的组合能力、造句功能、形态特征作为划分词类的标准。第三节短语。分别介绍了短语的构成、扩展、多义性、功能名词、动词、形容词短语以及主谓短语、介宾短语、复指短语、固定短语等内容。第四节句子成分和析句方法。分别介绍了独立成分、不相连的复指(称代复指和部分复指)、句子成分的易位、省略和并合、分析句子的方法等内容。第五节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主谓句介绍了动词、形容词、名词谓语句和主谓谓语句;非主谓句介绍了动词、形容词、名词非主谓句和叹词非主谓句。第六节几种特殊句式。分别介绍了连动句、兼语句、“把”字句、“被”字句、存现句等内容。第七节常见的语法错误和检查语法错误的方法。第八节复句。分别介绍了复句及其意义类型、紧缩句、多重复句、复句运用中常见的错误等。把复句按分句之间的意义关系分为并列、承接、递进、选择、转折、假设、条件、因果、目的、时间复句等10类。第九节句群。分别介绍了句群及其与复句、段落的关系,句群的组合方式,句群的类型,多重复句等。分句群为并列、承接、选择、递进、转折、因果、条件、假设、目的、解说句群等10类。第十节语气的表述。分别介绍了陈述、疑问、祈使、感叹语气。第十一节标点符号。本书语法部分具有如下特点: 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冯志纯主编,翟时雨、聂敏熙审订。系由国家教委委托编写的全国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统编教材。分上下册。上册载“绪论”以及“语音”“文字”“词汇”诸章;下册载“语法”“修辞”两章。上册涉及语法的仅“词汇”部分谈及构词的问题:概述了词与语素及其关系;从构词角度分词为单纯词和合成词两类,并分别作了理论阐述,末附“构词法简表”。下册“语法”部分分为8节。首先概述了什么是语法、语法的特点、语法体系和语法学体系、为什么要学习语法、怎样学习语法等问题。讨论词类,分词为实、虚两类,又细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以上实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以上虚词);讲述了划分词类的标准、词类与词性的概念、词的兼类与活用等内容。讨论短语,讲述了短语的结构类别、功能类别;复杂短语的分析方法、结构分析;短语的多义与歧义、歧义的消除等内容。讨论单句,讲述了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独立成分,不相连的复指(称代复指和总分复指);几种特殊的句式(“把”字句、“被”字句、连动句、兼语句、存现句、“是”字句);单句的特殊结构(省略句、非主谓句);析句方法(句子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的析句法,以及析句常用的句子的紧缩、扩展、替代与转换等辅助手段)等内容。讨论复句,概述了复句的特点、复句与单句的划界等问题;分一般复句为并列、承接、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解说、目的等类型;讨论了多重复句、复句的变化与紧缩,以及复句形式充当句子成分等问题。讨论句群,介绍了句群的特点、句群同复句的区别与联系、句群和段落的关系、句群的组合手段与句群的结构类型、句群的分析、句群的运用等内容。还从应用的角度,结合语法知识的介绍,举例分析常见的语法错误。语法部分附录有 “现代汉语语法简表”,包括:词类表、短语类型表、句子(含单句、复句)基本类型表、句子成分构成表 (含主语宾语构成表、谓语构成表、定语构成表、状语构成表、句群结构类型表)等。本书语法部分的主要特点是: 现代汉语现代汉民族的语言, 指1919年 “五四”运动以后的汉族语言。 它直接继承近代汉语而来, 是汉语发展到现代的表现形式。“现代汉语”在具体使用场合可表达不同的含义: (a) 指现代汉民族的全体社会成员在所有交际场合所使用的汉语, 它包括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普通话, 也包括所有的汉语方言。 这是“现代汉语”的广义含义。(b)专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它不再包括汉语的各种方言,是 “现代汉语”的狭义含义。 (c)指以传授现代汉语知识为内容的教材或课程。 其中现代汉语教材是为学习现代汉语提供的指导材料, 通常分绪论、 语音、 文字、 词汇、 语法、 修辞六部分; 现代汉语课主要系统地讲授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 分析和运用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能力, 有时也联系实际涉及、学习一些方言知识。 《现代汉语》语言学著作。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