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位、退位、下野、逊位;在位
○让位ràng wèi(动)旧指皇帝让出统治地位:历代皇帝很少有~的 |昏君~给明君。
○退位tuì wèi(动)皇帝等最高统治者让出统治地位:历史上曾有子逼父~的事件|皇帝宣布~|~仪式|~诏书。
○下野xià yě(动)执政的人下台:被迫~|迫使其~。
○逊位xùn wèi(动)让出帝王的位子:唐尧~于虞舜|迫使清帝~。
●在位zài wèi(动)居于君主的地位:溥仪是清朝最后一个~的皇帝。
下台;下野xiàtái xiàyě【同】 都是动词;都可指丧失原有的地位或权柄。 【异】 “下台”适用范围较宽;可以指有地位的一般人物,也可以指执政的党政军要人,下台可能是自愿的,也可能是被迫的。此外,还有从舞台或讲台上下来;比喻摆脱不利的处境等意思;“下野”没有这些意思。[例]那几个腐败分子早就~了。“下野”指的是执政的党政军要人被迫下台回到民间当平民;适用范围较窄,只能指执政的党政军要人,下野一般是被迫的。[例]日本内阁的3个部长被迫~了。 【反义】 下台—留任 上台 出场 上场/ 下野—执政 上台 登台
【下野】当权的军政要人被迫卸去职权。 罢免原由
罢免原由因病免职:病免 疾免 裁减罢免:裁免 被迫下台:下野 受攻讦而免职:讦夺 因罪罢免:罪黜 因罪而贬黜:贬累 论罪免职:责免 追究前愆而罢免:追削 因事牵连而罢免:痕废 误 挂误
下野(反)上台
下野xià yě掌大权的人解职下台。1922年蔡和森《现在还是政治战争时代并不是“法统”战争时代》:“这一点,不但全国人民不明了,就是国民党自身也不明了,所以曹吴一唱恢复国会,北自蔡元培南至陈炯明,或文或武,交迫孙中山赶快下野。”1938年徐特立《国共合作与抗战前途》:“有人说: 蒋会下野,因为他的主力受了损失,其实,谁也不会允许他下野,因为他坚决抗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