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释义

zhi

❶烤(肉)。成语:“炙手可热”。古乐府《西门行》:“饮醇酒,~肥牛。”
❷烤好的肉。李白《侠客行》诗:“将~啖朱亥,持觞(shang)劝侯嬴。”(朱亥、侯嬴:都是战国时行侠仗义之人。啖:吃,给……吃。觞:酒杯。)


zhì

❶ 烤。《诗经·小雅·瓠叶》:“有兔斯首,燔之~之。”(斯首:白头。燔fán:烧烤。)古诗《西门行》:“饮醇酒,~肥牛。”
❷ 烤熟的肉。李白《侠客行》:“将~啖朱亥,持觞劝侯嬴。”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八百里分麾下~,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麾下:部下。)
❸ 烧灼,烧。《尚书·泰誓上》:“焚~忠良,刳剔孕妇。”韩愈《送孟东野序》:“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沸也,或~之。”
❹ 熏陶,受熏陶。《孟子·尽心下》:“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非圣人而能若是乎?而况于亲~之者乎?”


zhì

❶〈文〉烤
 △ ~手可热。
❷〈文〉烤熟的肉
 △ 脍~人口
❸姓。
【注意】跟“灸(jiǔ)”不同。“炙”字上边是“”,“灸”字上边是“久”。


说明: 8画;火部;上下

❶烤:~肉︱焦~︱~手可热。
❷烤熟的肉:脍(kuai)~人口︱残杯冷~。
❸受熏陶;受感染:亲~。


zhì

❶ 烤:炙肉│烈日炙人│炙手可热。
❷ 烤熟的肉:残羹冷炙│脍炙人口。
❸ 受熏陶:亲炙。
❹ 姓。


zhì

1 烤。烹饪法的一种。枚乘《菟园赋》:“煎熬炮炙,极乐到暮。”也指烘烤。《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十一》:“急入其厨,索火炙衣。”2 烧烤的肉食。泛指肴馔。《聊斋志异·罗刹海市》:“酒炙数行,龙君执爵而向客。”


(1次) 烤。用火烤熟食物。~鸹烝凫《大》


zhì

烧烤。《大招》:“炙鸹烝凫。”洪兴祖补注:“炙,燔肉也。”


zhì

烧烤。比喻受熏陶。《孟子·尽心》:“非圣人而能若是乎?而况于亲炙者乎?”


烘烤

烘烤

炀 炙(炙灼;烘炙;炮炙;焦炙)灼(灼烤;熏灼) 烧(烧炙) 焮炕 炀 熇 熯 爇 燎(燎烘)
灼,烧:烙 铄
烘干:炕 炀 熯 煏
微火烘烤:焙(~茶;~炙;焙制;烘焙)煻 熏
烧灼烘烤:逼烁
(将物体挨近火使熟或干燥:烘烤)



烹调

烹调

庖(庖馔) 膳 馈 调治 调羹 调饪 炙脍 调烹 烹燔 烹庖 烹和 烹治 饪熟
烹调食物:烹胹 调鼎
烹鱼:烹鲜
烹调珍美的菜肴:炰鳖脍鲤
烹调珍奇名贵的菜肴:烹龙炮凤 烹龙炰凤 烹龙庖凤 烹龙煮凤 炙凤烹龙 炰凤烹龙 炮凤烹龙 炮龙烹凤
主持烹调:掌灶
司厨,烹调:调膳
烹调并啖食:调啖
烹调方法:炒(~菜;~肉) 炸(油炸)焌(~豆芽) 炝 烩(~饭;杂~) 烧(~油;红~) 焖(黄~)焯(焯菜) 煠(~丸子) 爆(爆炒) 燔 煸 焗(~鸡) 熘 熯烀 煨 燉 焌 涮(~羊肉) 漤溜(~肉片) 煎(~灼) 熬(~汤;~煎;~煮) 卤(~制;~肚;~鸡;~豆腐) 脍 腤(~鱼) 汆(~汤;~花生米) 川 炙(烹~) 烹 扒(煮~;~乎乎;~羊肉) 滫
烹调的技艺:炊艺
烹调时间短易嚼:嫩(~肉;炒得~)
烹调时间长难嚼:老(炒~;肉~)
(烹煮调制食物:烹调)



晾、晒

晾、晒

晾物:晾(~干) 阴干
 用风吹使变干:风干 飕干
把东西放在太阳光下使它干燥:晒 熭 暵 曝(~晒;~背取暖) 熙
晒太阳:负日 负旭 晞阳 晞光 曝阳
 冬天晒太阳取暖:负曝
晒衣服:暴衣 曝衣 晒衣
翻晒:检晒
晒干:晅 烜 晴干 枯暴
 曝晒,晒干:
 把洗净的头发晒干:晞发
在阳光下曝晒:
在烈日下久晒:烤 爆 炙(烈日~人)
 让太阳曝晒:炙阳
 曝于日中:晞曜
雨水淋浇,太阳曝晒:雨淋日晒

另见:风 太阳 放置 干燥

zhi

炙热 焦炙 亲炙1 炙肤皲(jun)足2 炙手可热 脍炙人口


注释: 1直接受到教诲或传授。2皮肤晒焦,足部冻裂。形容农民耕作的辛苦。

(同)烤 烘 熏 烙 焙


zhì

❶烤:(宝玉)无奈臀上作痛,如针挑刀挖一般,更又热如火~,略展转时,禁不住“嗳哟”之声。(三四·769)
❷一种炮制法:~甘草八分。(十·230)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4 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