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润笔
释义

润笔

泛指请人作书、作画、作文的酬劳。宋欧阳修《归里录》一: “王元之任翰林,尝草夏州李继迁制,继迁送润笔物数倍于常。”
●《隋书·郑译传》:“上令内史令李德林立作诏书,高颎戏谓译曰: ‘笔干。’ 译答曰: ‘出为方岳,杖策言归,不得一钱,何以润笔。” 上大笑。” 隋、唐时翰苑官起草公文,所付酬金称润笔。


润笔rùnbǐ

为稿酬的代名词。
据《隋书·郑译传》载:“上顾谓侍臣曰:‘郑译与朕同生共死,间关危难,兴言念此,何日忘之!’译因奉觞上寿。上令内史令李德林作诏书,戏谓译曰:‘笔干。’译答曰:‘出为方岳,杖策言归,不得一钱,何以润笔。’上大笑。”
这段记述是说: 郑译(原为隋文帝开国功臣,后被贬官。不久,又被起用,回京看病,隋文帝设宴接见他)在宫中与隋文帝一齐喝酒,隋文帝回头对侍臣们说郑译和朕(我)同生共死,一起经历了无数危难,常常想起这些,哪有几天能忘记呢!郑译便举杯为皇帝祝寿。隋文帝就叫内史令李德林立即写诏书给郑封官爵。丞相高颎开玩笑对郑说: 笔干了。郑说,我出任地方官刚回来,没有一文钱,拿什么给你们润笔呢?隋文帝听了大笑。
后来,唐宋时宫中官吏给受封官员写诏令时都有润笔的财物。这样,润笔(润湿笔)一词便逐渐泛指作书、作画和为文酬谢财物的代称了。


润笔

《隋书·郑译传》:“上令内史令李德林立作诏书,高颎戏谓译曰:‘笔干。’译答曰:‘出为方岳,杖策言归,不得一钱,何以润笔?’上大笑。”后以“润笔”指请人作诗文书画的报酬。《儒林外史》第一回:“老爷少不得还有几两~的银子,一并送来。”


润笔

润笔

犹“润”。张元济《与罗家伦》:“薛、糜二君当另奉~,亦由李伯翁径陈。”


润笔

指用来酬谢别人写作文字书画的钱物。《隋书·郑译传》:“上令内史令李德林立作诏书,高颎戏谓译曰:‘笔干。’译答曰:‘出为方岳,杖策言归,不得一钱,何以润笔?’上大笑。”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一:“王元之 (禹偁) 任翰林,尝草夏州李继迁制,继迁送润笔物数倍于常。”


酬金

酬金

酬直
谢礼,酬金:谢仪
聘用付的酬金:聘金
旧时指教学的酬金:脩 修
教师的酬金:学贶
旧时称送给老师的礼物或酬金:修脯
学生送给老师的酬金:学钱
塾师的束修或幕宾的酬金:馆谷
撰写文稿的酬金:润笔 濡润 润毫 笔润 润赂 润资
选编文章的酬金:选金
旧时给媒婆的酬金:花封
旧俗办喜事人家给媒人的花红财礼:说媒红
酬谢媒人的钱:谢媒钱
酬谢媒人的钱钞花红:谢媒红
给算命人的酬金:命金
占卜的酬金:课金
因出力帮忙而另外付给的酬金:辛苦费 鞋脚钱
丰厚的酬金:量珠
(酬劳的钱:酬金)


润笔

081.润笔(p1884.3)

首项书证引《隋书·郑译传》标点作:“上今内史令李德、林立作诏书,高颎戏谓译曰: ‘笔乾’。译答曰:‘出为方岳, 杖策言归, 不得一钱,何以润笔。’上大笑。”
按:标点有误。郑译答语末句“何以润笔”句, 有疑问代词“何”作介词“以”的宾语,反诘语气甚明,故本句之末必施问号,乃合当时讲话之语气。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6:5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