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览
泛览广泛的阅读。亦称“博览”。汉·班固 《汉书·成帝纪赞》:“博览古今,容直受辞。”梁·萧统《文选序》:“余监抚余闲,居多暇日,历观文囿,泛览辞林,未尝不心游目想,移晷忘倦。“写作理论中指一种范围广泛、大致翻阅,略观大意、“不求甚解”的阅读方法,与“精读”相对而言且与之相结合进行。鲁迅《读书杂谈》:“大可以看看各样的书,即使和本专业大不相干的,也要泛览。”泛览有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丰富知识储备,博采众家之长的重要作用。历代大家于此多有收益。司马迁“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史记·太史公自序》); 晋·陆机“收百世之厥文,采千截之遗韵”(《文赋》): 韩愈“自 《五经》之外,百氏之书未有闻而不求、得而不观者”(《答侯继书》); 司马光“遍阅旧史,旁采小说,简牍盈积,浩如烟海”(《进资治通鉴表》),为他们写作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泛览的范围应包容古今中外,三教九流,各门学科,各种风格,各种文体,“不可专看一个人的作品,以防被他束缚往” (鲁迅: 《致董永舒》),具体阅读时则要有轻重、缓急之分,先读中外名家名著、各学科基本著述,然后扩而大之,读力所能及的多种多样的书籍为宜。
泛览❶ 广泛地阅读。《文选·序》:“历观文囿,~辞林,未尝不心游目想,移晷忘倦。” ❷ 随处游览。欧阳修《与谢舍人》之二:“~水竹,登临高明,欢然之适,无异京洛之旧。” 看的程度
看的程度擦亮眼睛看:拭目 洗眼 尽着目力看:极视 极睇 看得专注、仔细、认真:凝眸而视 放眼看:放眼(~世界) 展眼 搭眼 肆览 游眄 放眼往远处看:骋望 放眼任意看:遐观 肆览 流览 流目 看到看不见:望断(~飞鸿) 目断 全面地看:通视 通见 通览 通观(~全局) 遍观 遍视 旁瞩 达观疏观 铺观 综览 泛览 穷览 逐一地看:历观 历览 充分地看:饱览 尽量看:饱看 饱眼 约略地看:浏览 循览 游目 游步 游眄 窥涉 跑马看花 泛泛而粗略地看:泛览流观 流观泛览 略看一眼:睄(睄眼看) 随随便便地看:谩视 值得看:可观 清清楚楚,值得一看:历历可观 许多人争着看:争看 争睹(~风采) 众人都在看:众目睽睽 睽睽万目 世界都在看:举世瞩目 举世注目 吸引人的东西很多,看不过来:溢目 目不暇接 目不暇给 目不给视 目不胜接 所观者大:观海 看准确:看准 瞅准 看得远或看得全面:远视 站得高,看得远:高居深视 看得深远:远观 看错:走眼 假装看错:诈眼儿
另见:尽量 迅速 注意 仔细 看透 恭敬
游览
游览观 游(游行;游历;游方;游戏;游走;游逛;游观;游眺;游瞩)逛 登临 巡礼 实地游览:游践 节日游览:追节 游览山水:经丘寻壑 游览、玩赏山水景物:游山玩水 游山玩景 游山逛水 游览奇异的山水景物:探异玩奇 探奇穷异 寻幽探胜,游山玩水:寻壑经丘 游览山水名胜:登临(选胜~) 登践 登山临水 临水登山 游览奇异的山水名胜:探奇览胜 探奇访胜 登临其上:凭陵 登临高处:凭高 登临留连:登留 以欣赏山水画代替游览:卧游 游览春景:游春 载酒游春:买春 短程的步行游览:短足 观赏游览:观游 参观游览:观览 观览胜境:览胜 观览国之盛德光辉:观光 寻访、游览:访览 感觉中好像亲游某地:神行 神游 遨神 粗略地游览:游猎 再次游览:重游(故地~) 随处游览:泛览 驰骋游览:骋望 尽情游览:畅游 极游游衍 纵情游览:恣游 纵目游览:游顾 纵目观望,尽览景物:游目骋观 久游未归:滞游 因求取功名而出门在外、久游未归:书剑飘零 (游玩观名胜等:游览)
阅读
阅读阅(阅看;~报) 读(省读;展读;披读;观读;选~;精~;重~) 览(览读;披览;诵览) 诵观 阅览,阅读:瞻涉 展卷阅读:披阅 展读,观览:展阅 展阅图籍、图画等:披图 阅读书籍:读记 查找并阅读:查阅 查读 稽阅 稽览 案览 阅核 荐数 查阅案卷:检卷 翻检查阅:检阅 简阅 阅读并加以批改或批示:批阅 阅读并评定:评阅 评阅试卷:阅卷 普遍地阅读:遍读 遍览 历阅 遐观 周省 周览 周观 广泛地阅读:泛读 泛览 广读 闚涉 该涉 学涉 贯涉 博观 博览(~群书) 溥览 洽览 泛游 穷该 餍饫 浏览,泛读:涉览 通读博览:贯览 充分阅读:饱读 仔细阅读:谛读 细读 详看 审览 认真阅读:手不停披 手不停批 反复地阅读:熟读 谙诵 深入细致地阅读:研读 抽讽 精读 研读制艺:课艺 致力研读:攻读 阅读或说话认真仔细,毫无遗留:一字不漏 只字不漏 一字不落 阅读速度极快:一目十行 一目数行 一目五行 十行俱下 五行俱下 五行并下 目下十行 目视十行 数行并下 七行俱下 八行俱下 (看书报等并领会其内容:阅读)
另见:看书 领会 内容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