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沆瀣一气 |
释义 | 沆瀣一气比喻气味相投者互相交结。孙中山《伦敦被难记》三: “舟中员司,未必与使馆沆瀣一气,其中安知无怜悯我而为我援应者?” 沆瀣一气hàngxiè-yīqì沆瀣: 指北方夜间的水汽。同朝霞一起被古人赞美为神仙圣人的饮食。如《列仙传》:“春食朝霞,夏食沆瀣。”屈原《楚辞·远游》:“餐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语出北宋·钱易《南部新书·戊集》:“又乾符二年,崔沆放崔瀣,谭者称座主门生,沆瀣一气。” 方枘圆凿[方凿圆枘、圆凿方枘]、格格不入;沆瀣一气、气味相投[臭味相投]、情投意合、心心相印、意气相投、志同道合[道合志同]○方枘圆凿fāng ruì yuán záo比喻格格不人:这两种东西~,不能合在一起|两种办法是~,不能同时使用|两个人~,不相投合。也说〖方凿圆枘〗、〖圆凿方枘〗。 ○格格不入gé gé bù rù互相抵触,不相投合:无奈世之于我,~|他的演讲与听众的情趣~|他们之间的谈话几乎每句都~|守旧者与新事物~|书中的思想感情有不少和我们~的地方。 ●沆瀣一气hàng xiè yī qì泛指气味相投、相互结合,多含贬义:~,狼狈为奸|~,互相利用| 自觉已成春天的部分,~,不是两小时以前春天门外汉了。 ●气味相投qì wèi xiāng tóu思想作风、兴趣情调互相投合:止有老友梁太素,隐居南山之麓,不屑小就,正与小生~|我同他一相识便~|两个叛徒~。也说【臭味相投】。 ●情投意合qíng tóu yì hé形容思想感情融洽,彼此相处合得来:宝蟾比不得香菱,正是个烈火干柴,既和薛蟠~,便把金桂放在脑后|天配姻缘,自然~|他们两人结为兄弟,~|小两口~。 ●心心相印xīn xīn xiāng yìn彼此契合,思想感情完全一致:抚台看了,彼此~,断无驳回之理|和群众~。 ●意气相投yì qì xiāng tóu志趣和性格相投合:咱~,你知道我心忧|闲暇时,便研究学问,讨论政治,彼此~。 ●志同道合zhì tóng dào hé志向相同,意见相合:两个人~|他们是~的朋友|爱情必须建立在~的基础上。也说【道合志同】。 沆瀣一气hàngxiè-yīqì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相互勾结。唐代崔瀣科举考试时被考官崔沆录取,有人嘲笑说:“座主门生,沆瀣一气。” 沆瀣一气hàng xiè yī qì❷ 〈成〉指臭味相投,互相勾结:几个人沆瀣一气,共同欺骗买主。 【沆瀣一气】钱易《南部新书》戊集记载,唐代崔瀣参加科举考试,被考官崔沆录取。当时有人嘲笑说:“座主门生,沆瀣一气。”后比喻气味相投的人联结在一起(多用于贬义)。 沆瀣一气“沆 ( hànɡ) 瀣 ( xiè) 一气”指气味相投、互相勾结,用于贬义。 沆瀣一气喻气味相投。今多含贬义。宋钱易《南部新书》戊:“ (唐僖宗) 乾符二年,崔沆放崔瀣,谭者称‘座主、门生沆瀣一气。’” 沆瀣一气hàng xiè yī qì本指崔沆、崔瀣二人。宋·王谠《唐语林·补遗》:“崔相沆知贡举,得崔瀣。时榜中同姓,瀣最为沆知。谈者称:‘座主门生沆瀣一气’。”后用“沆瀣一气”比喻气味相投。《孽海花》三四回:“皓东的敏锐活泼,和胜佛的豪迈灵警,两雄相遇,尤其沆瀣一气。” 结合2 结合2结(结连;要结) 缔 组 齐体连属 另见:联合 勾结 婚姻 ︱分离 沆瀣一气hàng xiè yī qì动词性,主谓结构。宋代钱易 《南部新书》记载,唐朝崔瀣参加科举考试,主考官崔沆录取了他。当时有人说他们“座主门生,沆瀣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勾结在一起,用于贬义。 沆瀣一气沆(hàng)瀣(xiè):崔沆与崔瀣;一说指夜间水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勾结在一起。唐朝僖宗时,有一个叫崔瀣的人,他读书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肚子里没有多少学问。这一年,他去参加科举考试,主考官名叫崔沆。崔瀣的文章写得一塌糊涂,崔沆竟然录用了他。当时人们都讽刺他们说:“座主门生,沆瀣一气。”(见宋·钱易《南部新书》戊集)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