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正衬
释义 正衬

正衬

用性质相近或相同的事物映衬,突出主要描写对象的一种衬托技法。如以美衬美,以善衬善,以丑衬丑,以恶衬恶,以悲衬悲,以喜衬喜等。“写美色者,以丑女形之而美,不若以美女形之而觉其更美; 写虎将者,以懦夫形之而勇,不若以勇士形之而觉其更勇” (毛宗岗 《<三国志演义>第四 十六回批语》),讲的即是正衬技法的原理与应用。”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即是对正衬技法的具体说明。写作中巧妙运用正衬技法,往往可以创造出一种氛围和色调,在不同的氛围和色调中显示事物的不同特征,对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具有重要作用。《三国演义》“三顾茅庐” 一节,用“众星拱月”的正衬技法,在孔明未登场时,先写其居之幽雅、其童之古淡、其友之超脱、其弟之旷逸、其岳父之清韵、其题咏之俊妙,渲染出 一种特定的氛围,衬托出孔明必非常人,不仅使刘备急欲一见,而且使读者急于一睹风采。《红楼梦》里“凤尾森森、龙吟细细”、“湘帘垂地、悄无人声”的潇湘馆内,一花一草、一木一石都笼罩着一种凄凉幽静的气氛和色调,鲜明地衬托出林黛玉的性格、气质和她的悲剧命运。方苞《左忠毅公逸事》落笔于史可法,实写左光斗,处处以史的形象,反射出左的光彩,使左光斗以国事为重、不计个人荣辱存亡的品格得以充分表现。至于象“写周瑜之乖巧,以衬孔明之更加乖巧” (毛宗岗《〈三国志演义〉第四十五回批语》) 那样,在“棋逢对手、将遇良才”的较量中,“强中更见强中手”,使主要人物更加鲜明、突出的“垫衬”手法,更是常见的正衬方式。
正衬技法中主体与客体之间是一种水涨船高的关系,故运用时对用以陪衬主体的客体事物的着墨用色,当以适当为好。过分渲染易造成反客为主,淹没主体的毛病; 着墨不足、似有似无亦难以衬托出主体,且易掉入“以反面人物陪衬正面人物、以正面人物陪衬英雄人物,以英雄人物陪衬主要英雄人物”的“三陪衬”模式。同时还需注意努力创新,不可落入诸如用惊雷急雨映衬突然打击,浪花翻滚衬托内心斗争,丽日、鲜花映衬欢快、幸福,秋风、落叶衬托悲惨凄凉等千篇一律的俗套。


反衬;正衬[旁衬]


○反衬fǎn chèn

(名)利用事物的相反条件,利用和主体事物相背反或相差异的特点及不同情况,从反面衬托主要事物的辞格。


●正衬zhèng chèn

(名)利用事物的类似条件,利用和主体事物同类或相近的特点及属性来正面衬托主要事物的辞格。也说〖旁衬〗。


正衬

又称旁衬、烘托、烘云托月。映衬之一。主体(主要事物)与衬体(陪衬事物)有类似点,用衬体从正面衬托主体。如“这时候,我的脑海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用海边沙地明亮美丽的夜景,衬托少年闺土勇敢顽强、充满活力的形象。参见“映衬”。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1 9:3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