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杂文的摹状
释义 杂文的摹状

杂文的摹状

杂文创造“形象”对摹状手法的具体运用。杂文运用摹状的特点是: (一) 以一当十,笔墨省俭。鲁迅《论睁了眼睛看》:“现在青年的精神未可知,在体质,却大半还是弯腰曲背,低眉顺眼,表示着老牌的老成子弟,驯良的百姓……”这“弯腰曲背,低眉顺眼”八个字,准确地表现出当时一般青年精神面貌的形体特征。这种摹状不只是一般地从生理上进行描摹,而是紧扣题旨,选取最能体现其精神面貌之“状”加以刻画。(二) 与比喻、夸张结合。如鲁迅《知识过剩》:“要用‘严厉的’会考制度,象铁扫帚似的——刷,刷,刷,把大多数的知识青年刷回‘民间’去。”这里不单以“铁扫帚”喻“‘严厉的’会考制度”,进而还将“铁扫帚”化为“刷,刷,刷”的动态。比喻和摹状结合,比单独的比喻能引起人们更多的联想,所包含的形象因素更大。而当事物的一般情状不足以深切有力地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寄托作者的感情时,就有必要对事物的形态、情状在量上、程度上加以夸张。如鲁迅《现今的文学概观》:“现在的人们既然神经过敏,听到‘俄’字便要气绝……”这是从程度上对反动派的情状的夸张。“气绝”虽对事实有所廓大,但逼真地再现了反动派对于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惊惧、恐慌的心理状态,揭露了他们反动而虚弱的本质。摹状结合于比喻,对于本体来说是虚写; 摹状结合于夸张,则是虚写与实写的融汇。这说明,杂文的摹状,不能太实,要善于做到情理相生、虚实结合。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2: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