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杂文的开头 |
释义 | 杂文的开头杂文的开头杂文的开头,总的要求是开门见山,言简意赅,要力争在简短的开头中完成披露观点、吸引读者的任务。常见的开头方法有: (一) 因借由头式。以报纸新闻,街谈巷议或历史故事、成语典故等为由头生发议论。如廖沫沙《从一篇古文看调查研究》,就是因借《邹忌讽齐王纳谏》的由头,引出全文的。(二) 概括主题式。开头用一句话概括主题,总领全篇。如鲁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的开头:“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在今天和明天之交发生,在诬蔑和压迫之中滋长,终于在最黑暗里,用我们的同志的鲜血写成了第一篇文章。” (三) 内容提要式。将全文内容在开头部分提纲撮要地加以交代。如鲁迅《听说梦》的开头:“做梦,是自由的,说梦,就不自由。做梦,是做真梦的,说梦,就难免说谎。” (四) 说明背景式。即在开头交代写作背景、起因或动机。如鲁迅《论“赴难”和“逃难”》的开头:“我常常看《涛声》,也常常叫‘快哉’!但这回见到周木斋先生的那篇《骂人与自骂》,……却使我如骨鲠在喉,不能不说几句话”。(五) 树靶子式。批判性杂文的开头,常用此法,特点是有的放矢,箭不虚发。如鲁迅的《揩油》,开篇概括敌论的特点而为靶子:“‘揩油’,是说明着奴才的品行全部的。” (六) 格言哲理式。如鲁迅《安贫乐道法》的开头:“孩子是要别人教的,毛病是要别人医的,即使自己是教员或医生。但做人处世的法子,却恐怕要自己斟酌,许多别人开来的良方,往往不过是废纸。”有片言居要,警策全篇之妙。(七) 定调子式。如鲁迅《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的开头:“现在,在中国,无产阶级的革命的文艺运动,其实就是唯一的文艺运动。因为这乃是荒野中的萌芽,除此以外,中国已经无其他文艺。属于统治阶级的所谓‘文艺家’早已腐烂到连所谓‘为艺术的艺术’以至‘颓废’的作品也不能生产……”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