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释义

ben

❶草木之根。《吕氏春秋·先己》:“是故百仞之松,~伤于下而末槁于上。”(“本”与后面的“末”为反义对文。槁:干枯。)《国语·晋语》:“伐木不自其~,必复生。”(木:树。复:再。)
❷草木之茎、干。《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枝大于~,胫大于股,不折必披。”(胫:小腿。股:大腿。披:裂开。)赵翼《陔余丛考·木棉行于宋末元初》:“其时棉花未入中土,不知其为木~、草~。”(中:中国。)
❸根本,基础的东西。成语“本末倒置”。《老子·三十九章》:“贵以贱为~,高以下为基。”(“本”与“基”为近义对文。)《汉书·赵充国传》:“兵以计为~,故多算胜少算。”(兵:战争。计:计策。)
❹本来的,本源的。成语:“变本加厉”。《韩非子·内储说上》:“兵弱于外,政乱于内,此亡国之~也。”杜预《春秋·左氏传序》:“此制作之~意也。”《孟子·告子上》:“此之谓失其~心。”(之:语气助词。谓:叫做。其:他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人穷则反~。”(穷:困顿,走投无路。反:返,回到。)
❺根据。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之书以求其质,本之诗以求其恒。”(书:《尚书》。诗:《诗经》。)


❶〈隐〉旧时四川东部土布交易行指数目五。参“一、丁、万、中、本、百、利、妾、孩、唐”。
❷〈隐〉旧时旧货业指数目八。参“口、人、工、比、才、渭、寸、本、金、首”。
❸〈隐〉旧时旧货业指数目九。参“口、人、工、比、才、伟、寸、根、本、金”。


本、根;标、末、叶、枝


○本běn

(名)(一)草木的茎干或根:草~|水有源,木有~|木~水源|无~之木|伐其~,竭其源。
(二)比喻事物的根本、根源:忘~|根~|~同末异|追~求源|推~溯源|正~清源。


○根gēn

(名)(一)植物的最下部分,长在土中或水中,吸收水分和营养:~茎|~苗|~瘤|~雕|主~|侧~|须~|块~|直~|假~|树~|草~|芦~|~深叶茂|~深蒂固|~朽枝枯|叶落归~|盘~错节|斩草除~。
(二)事物的本源:~本|~源|~底|~由 |~子|祸~|病~|追~|寻~|刨~|知~不知底|刨~问底|寻~究底|归~结底|起~发由。


●标biāo

(名)(一)树梢:~枝|松~|大本而小~。
(二)事物的枝节或表面:治~不治本|~本兼治。


●末

(名)(一)树梢或东西的末端:~梢|~大必折|秋毫之~|刀锥之~|细枝~节。
(二)不是根本的,不是重要的事物:舍本逐~|本~倒置|崇本抑~|本同~异。


●叶

(名)叶子:~片|嫩~|树~|花~|苞~|单~|复~|绿~|枝~|阔~树|针~树|红花绿~|金枝玉~|疏枝密~|残花败~|枯枝黄~|添枝加~|粗枝大~|~落知秋|~落归根|树高千丈,落~归根。


●枝zhī

(名)树枝:~条|~杈|侧~|柔~|枯~|金~玉叶|~繁叶茂|~叶扶疏|节外生~|本固~荣|根朽~枯|强本弱~。




本、总;分、支


○本běn

(形)主要的;中心的:~部|~流|~旨|~题|~干。


○总zǒng

(形)概括全部的:~店|~会|~局|~行|~部|~院|~校|~队|~账|~集|~纲|~则 |~机|~计划|~公司。


●分fēn

(形)一部分的;分支的:~店|~厂|~会|~局|~行|~部|~院|~校|~队|~账|~句|~册|~公司。


●支zhī

(形)分支;支派:~行|~店|~队|~脉|~流。




本;利、息


○本běn

(~儿)(名)本钱;本金:~小利微|下~儿|不够~儿|赔~儿|还~付息|蚀~生意。


●利

(名)利润或利息:暴~|净~|单~|复~|本~两清。


●息

(名)利钱;利息:月~|减租减~|存~|借~|还本付~|按四厘计~。


běn

❶ 草木的根或茎干,与“末”相对。《国语·晋语一》:“伐木不自其~,必复生。”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凡植木之性,其~欲舒。”
❷ 事物的根本,基础。《齐桓晋文之事》:“盍亦反其~矣?”晁错《论贵粟疏》:“粟者,王者大用,政之~务。”马中锡《中山狼传》:“然墨之道,兼爱为~。”特指农桑。《荀子·天论》:“强~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贾谊《论积贮疏》:“今背~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末:指工商。)
❸ 本来,原来。《列子·汤问》:“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诸葛亮《出师表》:“臣~布衣,躬耕于南阳。”
❹ 依据。《周易·乾》:“~于天者亲上,~乎地者亲下。”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之《书》以求其质,~之《诗》以求其恒。”
❺ 自己的,当今的。《世说新语·文学》:“真长既至,先令孙叙~理。”邵长蘅《阎典史传》:“~朝定鼎改元二年矣。”
❻ 本钱。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相侔,则没为奴婢。”(子:利息。侔:相等。)
❼ 版本,底本。《梁书·刘之遴传》:“案古~《汉书》称‘永平十六年五月二十一日己酉,郎班固上。’”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今存其~不忍废。”
❽ 量词,用于草木或书籍。《齐民要术·种薤》:“率七八支为一~。”《梦溪笔谈·技艺》:“若印数十百千~,则极为神速。”


本;册;卷běn cè juàn

【同】 都是量词;都可表示书籍的量。
【异】 “本”原指用纸张来印刷、装订的书,例如:书本、课本、账本等,引申为书册等的单位;适用范围较广,可以用于书籍簿册,也可以用于戏曲,还可用于一定长度的影片。[例]这部电影12~。“册”原指古代用竹简编串起来的书籍,现在也指装订好的本子;适用于画册、纪念册等,适用范围比“本”窄。[例]这~画报是刚出版的。“卷”原指书本,因古代我国书籍写在帛或纸上,可以卷起来收藏,故书籍的数量论卷,一部书可以分成若干卷,每卷的文字自成起讫;后仍用来指全书的一部分,也用于成卷儿的东西,例如:图纸、胶卷等。[例]他们去云南旅游,照了5~胶卷。


běn

❶草木的根或茎、干;泛指事物的根源(跟“末”相对)
 △ 根~|~末倒置。
❷本来;原来
 △ ~不想说|~能。
❸指自己或自己方面的
 △ ~人|~校。
❹现今的
 △ ~学期。
❺依据
 △ ~着节约的精神办。
❻册子
 △ 笔记~|账~。
❼版本;底本
 △ 修订~|剧~。
❽表示计量
 △ 一~书|三~影集。
❾本钱
 △ ~息|成~。
❿中心的;主要的
 △ 校~部|大~营|~体。
⓫姓。


说明: 5画;一部;独体
参考文献: ”为树,“一”指示树根所在。

běn




❶草木的茎干或根:草~丨木~丨~固枝荣。
❷事物的根基或根源:~末丨~源丨根~丨基~丨国~丨治~丨固~丨忘~丨~末倒置丨舍~逐末丨正~清源丨推~溯(su)源丨标~兼治丨原原~~。
❸重要的;中心的:~质丨~部丨~科丨~题丨基~丨根~。
❹本来;原来:~能丨~色丨~相(xiang)丨~嗓丨~心丨~性丨~义丨~意丨~文丨~事丨原~丨~来面目丨变~加厉。
❺本钱:~金丨~利丨~息丨资~丨工~丨股~丨赌~丨够~丨还~丨亏~丨蚀~丨赔~丨折(she)~丨一~万利。
❻自己或自己方面的:~人丨~身丨~家丨~职丨~行(hang)丨~地丨~埠丨~分(fen)丨~乡~土。
❼现今的:~年丨~月。
❽本子;版本:书~丨账~丨手~丨原~丨底~丨祖~丨稿~丨抄~丨写~丨拓(ta)~丨刻~丨印~丨影~丨摹~丨选~丨节~丨简~丨正~丨副~丨教~丨读~丨孤~丨复~丨样~丨善~丨秘~丨蓝~丨绢~丨译~丨文~丨坊(fang)~丨赝(yan)~丨户口~丨练习~丨照~宣科。
❾演出的底本:台~丨话~丨戏~丨剧~丨唱~。
❿封建时代指奏章:~章丨修~丨奏~。
⓫按照;根据:~着计划办事丨~着政策执行。
⓬量词:一~书丨两~戏。
○~领(技能;能力)。


běn

❶ 草木的根或茎:木本|草本|本固枝荣。
❷ 事物的根本:本末倒置|君子务本。
❸ 本钱:本息|将本求利|还本付息。
❹ 主要的,核心的:转入本题|大学本科。
❺ 原来的:本名|本色|本想。
❻ 本子,本册:课本|账本。
❼ 底本:剧本|脚本。
❽ 版本:抄本|刻本|善本。
❾ 自己这一方面:本队|本校|本院。
❿ 依照:本着治安条例处罚。


běn

1 草木的根或茎干。《国语·晋语一》:“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引申为计量花木的单位。《宋史·黄震传》:“广南岁进异花数千本。”2 事物的根源或根基。如:溯本穷源。3 中心的;主要的。如:本部。4 指自己或自己方面的。如:本乡。5 本来;原来。如:本意。6 本钱;母金。如:还本付息。7 犹今。如:本年。8 根据。如:有所本。9 书册。如:书本。引申为书册的计量单位。如:五本书。10 版本。如:善本。11 戏剧脚本。如:唱本。12 封建时代臣下奏事的文书。如:奏本。13 宇宙的本原或本体。如魏晋玄学家王弼将“道”作为天地万物之本。


(2次) 根本。一说,本乃卞之讹字。闻一多《楚辞校补》云:“本,疑当作‘卞’,卞、变古通。”何~何化《天》 易初~迪兮《章·怀》


běn

❶草木的根。《诗经·大雅·荡》:“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吕氏春秋·辩士》:“是以晦广以平,则不丧本茎。”高诱注:“本,根也。”《九思·悯上》:“槁本兮萎落。”
❷ 事物的根基或主体。《尚书·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论语·学而》:“君子务本。”《天问》:“何本何化?”


事物的基础

事物的基础

根基 根柢 基石
事物的根基或初基:
事物的基础,底子:根脚
事物的根基或主体:
事物赖以建立的基础:根底
事业发展的基础:基业
事物的主要基础:大本




依据

依据

依(依隐;附依;照依) 据(据依;凭据 根据;准据) 冲(~着他) 本(~着) 谱(~子) 按(按照;按据) 因缘
表示根据:因(~人成事) 就(~事论事) 照(依~) 由 鉴于 基于
根据事实:如实 质实
 根据实情:据实(~报告)
根据良心:凭心 凭良心
依据天命:体天
依据道理:据理(~力争)凭理
 依据天道:体极
 依据义理:访议
 依据事理:托理
依据经典:依经
依据法律:向法
依据情势:随方
依据所担任的职务:随事
(以某种事物为依据:依据)




现在

现在

现(现下;现时;现今;现而今;现如今) 今(今下;今日;今天;今时;今朝;当今;如今;方今;凡今;只今;于今;即今;只今;见今;近今;迺今;日今;而今;乃今;目今) 这(这会;这阵;这会子;这会儿;这阵子;这阵儿) 兹(~订于;~不具备) 见世 见在 刻下 当前 目前 迩刻 时下 脚下 眼下 眼前 傍眼
此时,现在:若时
表示现在:此(此时;此刻)
现在和过去:今昔
现在的:本(~日;~月;~年)
说话的时候:目前 日前 眼时 日下目下 刻下 眼底(眼底下) 当今今天 近目 时下(眼时下) 眼面前
(说话的时候:现在)

另见:立即 短时间





某些植物的根和靠近根的茎:蔸(树~;禾~)
庄稼收割后余留在地里的短茎和根:茬(稻~;麦~)
植物的干、茎:梃(本~;竹~)
多年生植物的地下茎:根状茎
荷茎入泥的白色部分:
植物的主茎:干(主干;枢~;乔~;轩~;身~)
树干:树身
草木的茎、干:
主干及分支:骨脉
枯槁的草茎:枯茎
枯草的茎:枯莛
树或庄稼的残茎:

另见:枝 叶子 茂盛 生长




奏章

奏章

本(本章) 章(章书;拜章) 疏(疏封;尺疏;奏疏) 题(题本)表(表章;云表) 奏帖 奏状 奏牍 露奏 露板 露版
书札,奏章:笺奏 牋奏
推荐人才的奏章:荐章 鹗表 鹗书 鹗章
有所议论的奏章:论草
评论辩驳的奏章:论驳
规劝皇帝的奏章:谏书 谏章 谏函 谏囊 谏猎书
劝登帝位的章表:劝进表 论天表
检举官吏罪状的奏章:劾奏 白简 言章弹文 弹章 弹事 弹墨
向朝廷揭发官吏罪状的奏章:参本
御史弹劾大臣的奏章:霜简
告发急变的奏章:飞变
古代辞让官职的奏章:让表 让章 让牍
旧时臣下感谢君主的奏章:谢章 谢表
道教斋醮仪式上写给天神的奏章:绿章 青词
旧时道士斋醮时恭读向神奏告的表章:申表
辩白的奏章:辨疏
条陈得失的奏章:谏疏
决心臣服的表章:誓表
秘密的奏章:密章
明代内阁直达皇帝的机密奏章:阁揭
密告紧急事变的奏章:飞章
机密封口的奏章:封章 封奏 封事
诬陷的奏章:险文
文辞华美的奏章:凤策
奏章的草稿:奏草 奏稿
章奏空出首幅,以供诏旨批答之用:需头
(臣子向帝王呈递的意见书:奏章)




主次

主次

轻重 主客
事物的主次和始末:本末源流
主要的与次要的:本末 颠末
主要的:主(~从;~力;~要;~导;~体;~干) 君(~药;~臣佐使) 本(~部;~科) 要
最主要的:首要
次要的:从(~犯) 次(~犯;其~)
从属,次要:




本钱

本钱

本(本金;本银;本流;本钿;~息;工~;起~) 头钱
本金和利息:本息
租金本息:课息
最初的本钱:老本
用来生产或经营的资料和货币:资本 母财
经营工商业的本钱:资金
做买卖的本钱:赀本
经商的本钱:货本
公司资产中任何一份由股东提供的资本:股份
聚集的资本:集本
外国投入的资本:外资(利用~) 洋款
用以生利的本钱,老本:血本(~无归) 血赀
赌博用的本钱:赌本 赌资 梢儿
本钱充足:饶本
(用来营利、生息、赌博等的钱财:本钱)





书(尺~;丛~;群~;字~;辞~;类~;农~;医~;旧~;老~;新~;原~;黄~;伪~;秘~;禁~) 椠 册 卷(卷秩;卷帙;长~;素卷;一~在手) 签轴 签帙 部帙 篇帙 缣缃 绨缃 缥缃 缥帙 竹素 蠹鱼 文籍
书的总称:简(简册;简策;简编;简帙;简籍;简牍;简牒;素简;觚简;篇简;编简;缃简) 编 籍(书籍;篇籍;载籍) 牒 牍(翰牍)书文 书帙 书本 书卷 书册 书策 素书 诗书 图书 篇册 篇卷 黄卷 黄书 芸编 芸帙 缃缥 缃帙 缃素 载记
书籍的美称:瑶编 银编
书籍和刊物:书刊
图书和报刊:书报
书的名称:书名
诗集选本的名称:诗钞
书卷的别称:黄妳 黄奶
许多书汇编成的一套书:丛书 丛刊 丛集 丛刻 丛编 汇编 文库
把有关的资料或著作收集编成的书:辑(辑录;专~;特~;剪~) 集录
该书因编辑排版等形式不同的本子:本(版本;善~;珍~;精~;秘~;孤~;残~;油印~)
图书经删节后印行的版本:节本
有错误的版本:误本
刻印的书本:刻本 镂本
诗的刻本:诗刻
诗作的刻本:诗印
书籍或碑帖最高的刻本或拓本:祖本
书籍文献极丰富:浩如烟海
书籍磨损残破:简断编残
书籍有文字缺漏:夏五郭公

另见:文章 作品 资料 写作




个体物量

个体物量

用于家、店、房、门、窗、墙、阶、梯等的量:家(三~人;几~商店) 房(两~媳妇) 爿(一~店) 进(一~房) 座(一~楼) 幢 栋 所间 格 扇(一~花窗) 樘 槽(两~隔扇) 道(一~门) 堵(一~墙) 磴 级 层
用于家具、灯盏、什物、药物等的量:张(一~桌子) 堂(一~家具) 把(一~椅) 只(一~桶;一~箱子) 袋(一~烟) 炷(一~香) 顶(一~帽;一~帐) 盏(一~明灯) 支(一~烛;四十~光)
用于食物、药物的量:帖(一~而愈) 贴(一~膏药) 丸(每服一~) 味(缺一~药) 剂(一~即效) 服(煮三~) 料 餐(一日三~)
用于布、衣、被、线的量:匹(一~布) 幅(三~青布) 件(几~衣服)袭 领(一~大衣) 身(一~新衣) 绞(一~纱) 桄(一~线) 轴(两~丝线) 床(一~棉被)
用于容器的量:杯(一~酒) 盅 碗 碟(一~菜) 盆 桶(一~油) 壶(一~醋) 锅(一~汤) 罐(一~蜂蜜) 缸(一~水) 坛(一~子酒) 池(一~水) 听(一~饼干)筐(一~鱼) 篓(一~废纸) 篮箩 蔸(一~菜) 箱(一~书) 盆 匣(一~首饰) 笼(一~包子;一~猪肝) 瓢(一~水) 勺(一~米)
用于器具、器物、机器、车船等的量:把(一~刀) 具(一~棺材;座钟一~) 架(一~机器) 杆(一~旗)盘(一~磨;一~机器) 台(一~车床) 只(一~船) 部(一~车)辆(一~车) 艘(一~船)
用以计算车、马、轿、梯的量:
用于武器、弹药等的量:杆(一~枪) 枝(一~枪) 挺(一~机枪) 门(一~炮) 尊(一~炮) 张(一~弓)发(一~子弹) 颗 粒
用于纸、书、画、诗、歌、文件、影片、印刷物等的量:纸(一~空文) 张(一~纸) 本(一~书) 篇 章段 页 面 阙 首(赋诗一~) 曲(高歌一~) 支 部 函 册 份(发文一~) 套(一~书) 幅帙 帧(一~画) 轴(一~古画)票(投一~) 道(一~命令) 角(一~文书) 通(手书两~) 笔(一~好字)
用于手、指的或与它计的量:指(断其一~;长约一~) 掌(打一巴~) 把(拉它一~) 拃(两~一尺) 掐(一小~草) 捧(一~枣) 围(一~粗) 抱(一~大) 搂(一~粗)
用于气体、液体的量:股(一~香气) 朵(一~白云) 泡(一~尿) 滴(一~水) 汪(两~泪) 摊(一~水)泓(一~秋水) 点(雨~)
用于其他物品的量:封(一~信) 只(两~手) 口(一~井;反咬一~) 张(一~嘴) 眼(一~井) 条(一~心) 台(一~戏) 尊(一~佛)座(一~佛) 具(一~尸体) 道(三~防线) 卷(一~纸) 个(几~) 干(若~) 层(激浪千~)垓




各种书

各种书

各种书籍:湘帙缥囊 缥囊湘帙
古代书:古书 故书 故纸 古籍 韦编 陈编 陈牍 竹帛 裂帛 玉板 玉简
古代典籍:九经三史
古代典籍和学术流派:九经百家
残缺不全而破旧的古书:绝编蠹简
文章典籍:文籍 方册 方策
前代的书籍:流略
法典一类的书:法书
诸子之书:诸书
关于农业的书籍:农书 农志
按类别或系统编辑供参考的书:谱(年~;食~;菜~)
按表格形式排列事项的书:表(表册;年~;月~;历~)
用竹简写的书:竹书 简策
写在帛上的书:帛书
完整的书:成书
成本的书:编(简~;正~;续~;新~;萃~;上~)
装订成册的书:册(册子;书册;手~;画~;史~;分~;上~) 本(本本;文~;课~;读~) 帙 缣素 缣缃 缣蒲 缃牒
古代以竹简编成的书:简(简册;方~)
古代常用以记录史实的简册:策书
继原书之后所写的书:续编
照原稿或刻印本抄写的书:钞本 录本
抄录的副本:录本
备有副本的书:正本
散佚的书:遗书 遗占




自己

自己

自(自个;自家;自身;各自) 身(当身;本身) 己 躬(躬自;躬身;薄躬;私躬) 本(本人) 真各人
称自己:某(我王~) 你老子
自己个人:小己 一己 私人
就自己一个人:独(独自;单独;简独)各自
各人自己:各(各自) 分别
自己的:私(私自;私家;私下)
自己方面的:本(~校)
说话人指自己:本人
本人和家庭:身家(~性命)
自己谦称:小(小的;小可;小子;~官;~丑) 愚(~兄) 走(下走;牛马走) 臣 鄙(鄙夫) 贱(~名;~性;~羔;~迹;贱躬;~体;贱身;贱子;孤~) 蒙 卑 窃(~职) 细子 奴才 不佞 不慧区区 一介 在下 鲰生
常人表示自谦的称呼:予末小子
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一介书生 一介儒生
后辈的谦称:晚(晚生;~侄)
弟子对老师或前辈的自称:学生
男子对自身的谦称:卑末 卑人
古代男子对自身的谦称:
古代君主自称:寡人
地位低的人对上自称的谦词:小人




草根

草根

荄(草荄) 核 亥 茭
草木的根:苞 本 茇 根鞁 根柢
草木的根干:本根
白色的草木根:霜根
多年生草的根:陈荄
终冬的草根:冻荄
枯草的根:寒荄
干枯的草根:枯荄




根源

根源

源(源本;病~) 原(原本;基原;本原;根原;万原) 本元 根元 根基 根因 基桢 细底
事物的根源:本(~来;~意;~就;章本) 胎 根(根子;根由;根苗;追~) 苗脉 源头 端原 缘因
事物发生的根源:发源 起原 起源 源泉 滥觞所出
事物的起源、发端:胚(胚胎)
事物的起源和发展:源流
事物的来由和根源:根苗
事物的根本,根源:根垓 根核 根荄
指出事物的根源:起根发由
产生某种风气的根源:风源
情欲的根源:欲根
前世的根源:夙因
弊病的根源:弊原 弊本
祸患的根源:祸胎 祸根
祸害产生的根源:罪魁祸首 罪魁恶首
正是造成祸乱的根源:职为乱阶
一切坏事的根源所在:万恶之源
(事物产生的原因:根源)

另见:原因 根源 根据 基础 情况


ben

本案 本本 本币 本部 本埠 本草 本岛 本当(dang)本地 本分(fen) 本该 本岗 本行(hang) 本纪(ji) 本家 本届本金 本科 本来 本垒 本利 本领 本名 本末 本能 本年 本钱 本人 本日 本嗓 本色 本身 本事 本题 本体 本土 本位本文 本息 本戏 本相 本心 本性 本业 本义 本意 本原 本源 本月 本职 本旨 本质 本主儿 本子 本字 版本 保本 标本 残本 草本 唱本 抄本 成本 重(chong)本 底本 读本 赌本 对本 翻本 范本 复本 副本 稿本 根本 工本 够本 孤本股本 固本 话本 还本 基本 简本 监本 脚本 校(jiao)本 教本 节本 剧本 绢本 开本 课本 刻本 亏本 蓝本 捞本 老本秘本 摹本 木本 赔本 全本 善本 折(she)本 蚀本 手本 书本 拓(ta)本 台本 忘本 文本 戏本 下本 写本 选本 血本样本 译本 原本 账本 珍本 正本 治本 资本 足本 祖本 本白布 本科生 本命年 本体论 百衲本 吃老本 单行本 精装本练习本 平装本 普及本 缩印本 线装本 修订本 袖珍本 本本主义 本固枝荣 本来面目 本末倒置 本末源流 本色演员 本同末异本位主义 本小利微 本乡本土 本相毕露 本性难移 本职工作 变本加厉 舍本逐末 探本穷源 照本宣科 正本清源 立国之本 以人为本 原原本本 水有源,木有本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ben

❶事物的根本、源头(跟“末”相对):不能忘~|勤奋是成功之~。
❷(~儿)本钱;本金:赔~买卖|还~付息|连~带利150元|打死一个鬼子够~。
❸<副>本来:~该我值班|~想去黄山玩玩|这块表~不是我的。
❹我的;自己方面的:~厂|~院|~校|立足~省,面向全国。
❺现今的;当前的(年、月、日等):~年|~月|~星期六召开校运动会。
❻<量>用于指书籍、簿册等:一~书|两~杂志|一~账簿|《辞海》的分册有二十多~。


běn

指1000元人民币。带有行话色彩。又称“吨”。例如:“1990年8月,在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一位曾经14年里工资一分钱没调的63届老大学毕业生,望着90届刚毕业的儿子递过来的1000元(她儿子称之为‘一本’),发动所有的想象力还是想象不出:自己抱大的这小子每月收入多少?”(《北京青年报》1991.4.30)


(同)册 卷
(反)末 利


běn

❶根本;根源:宝玉听了,恍如听了焦雷一般,喜的笑道,“怪道姐姐举止言谈超然如野鹤闲云,原来有~而来。”(六三·1504)
❷本来;原来:那林黛玉~不曾哭,听见宝玉来,由不得伤了心,止不住滚下泪来。(三十·688)韶华休笑~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七十·1713)
❸自己方面的:许多人乱嚷说,“~府太爷的差人来传人问话。”(一·4)
❹当地:外面旺儿预备下赏封,赏了~村主人。(十五·308)
❺向皇帝奏事的文书:不上一年,便被上司寻了个空隙,作成一~,参他生情狡猾,擅纂礼仪。(二·30)(天子)一见此~,便诏问贾敬何职。(六三·1514)
❻量词。a)用于书籍簿册:宝玉拿一~书歪着看了半天。(二一·466)宝玉便伸手先将又副册橱开了,拿出一~册来。(五·105)b)用于戏曲:贾珍一时来回,“神前点了戏,头一~《白蛇记》。”(二九·671) c)用于花草:院中点衬几块山石,一边种着数~芭蕉。(十七—十八·368)




běn


běn

❶ 现今的;现在的。1880年《曾纪泽日记》:“饭后,核查总理衙门本月二十日密电码号百余字,知十九日另有电报尚未到也。”1899年《清议报》二十册《记中国人请求内地杂居之事》:“吴泰生、卢棣生等入东京运动,于本月二十日在芝区之红叶馆,设宴招待各报馆主笔。”
❷ 主要的;中心的。1889年傅云龙《游历日本图经》卷十六:“教导团,五;宪兵本部,六;屯田兵本部,一;炮兵方面,二;炮兵工厂,五;工兵方面,四。”1890年《日本国志》卷二十四:“参谋本部,二七;监军本部,九。”


❶猶 “舊” 也。《周禮·地官·大司徒》:“以本俗六安萬民。”鄭玄注: “本,猶舊也。”
❷猶“幹”也。《禮記·昏義》:“夫禮,始於冠,本於昏,重於喪祭,尊於朝聘,和於射鄉。”鄭玄注:“本,猶幹也。”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3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