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ceng❶竟然。《列子·汤问》:“~不若孀妻弱子。”(孀妻:寡妇。) ❷通“层”。杜甫《望岳》:“荡胸生~云,决眦(zi)入归鸟。”(眦:眼角。)(zeng):相隔两代的亲属。如“曾祖”、“曾孙”。
曾zeng❶隔两代的亲属。如“曾祖”、“曾孙”。 ❷增加,后作“增”。《孟子·告子下》:“动心忍性,~益其所不能。”(动心忍性:使心性得到磨炼。益:增加。增益,同义词连用。)(ceng):用来加强语气,相当于“竟”、“连……都……。”《列子·汤问》:“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不若孀妻弱子。”(汝:你的。之:助词。固:顽固。彻:通。孀妻:寡妇。)《荀子·荣辱》:“忧忘其身,内忘其亲,上忘其君,则是人也~狗彘(zhi)之不若也。”(则:那么。是人:这人。彘:猪。之:助词。)
曾céng❶ 曾经。白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相识!” ❷ 通“层”。重叠。杜甫《望岳》:“荡胸生~云,决眥入归鸟。”(眥zì:眼角。) 另见884页zēng。
曾zēng❶ 竟,竟然。《论语·为政》:“有酒食先生馔,~是以为孝乎?”《孟子·公孙丑上》:“曾西艴然不悦曰:‘尔何~比予于管仲?’”(艴fú然:生气的样子。)常与否定词连用,加强否定语气,表示“连……都不”的意思。《列子·汤问》:“以残年馀力,~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触龙说赵太后》:“老臣病足,~不能疾走。” ❷ 指隔两代的亲属关系。见“曾孙”“曾祖”。有时单称“曾”,也可表示“曾祖”“曾孙”。洪亮吉《治平篇》:“试以一家计之:高、~之时,有屋十间,有田一顷,身一人,娶妇后不过二人……是高、~时为一户者,至~、元时不分至十户不止。”(高、曾:高祖、曾祖。曾、元:曾孙、玄孙。清代避康熙帝玄烨讳,改写“玄”为“元”。) ❸ 增加,后来写作“增”。《盐铁论·诏圣》:“虽~而累之,其亡益乎?” 另见52页céng。
曾céng曾经 △ ~热闹过几天|不~|可~。 【注意】中间不要写成“田”。 另见990页zēng。 说明: 12画;日部;上下
曾zēng❶中间隔两代的(亲属关系) △ ~祖父|~孙。 ❷姓。 【注意】中间不要写成“田”。以“曾”为偏旁的字有“增、憎、赠”等。 另见81页céng。 说明: 12画;日部;上下
曾表示以前经历过:~经︱未~︱不~︱~几何时︱~经沧海︱似~相识。 另见zeng。
曾❶指中间隔两代的亲属:~孙︱~祖。 ❷古同“增”。 另见 ceng。
曾céng表示事情已经发生过或情况已经出现过:曾经|曾几何时。 另见663页zēng。
曾zēng❶ 中间隔两代的亲属关系:曾孙│曾祖父。 ❷ 姓。 另见51页céng。
曾céng1 表事件或动作发生在过去的副词。如:他曾在中学任教。2 通“层”。重叠。另见1840页zēng。
曾zēng1 乃;竟。加强语气的副词。《诗·卫风·河广》:“谁谓河广?曾不容刀!”2 隔两代的亲属。如:曾孙。3 姓。另见141页céng。
曾(4次) ❶何;为何。~不知夏之为丘兮《章·哀》 ❷犹乃。却。~不知路之曲直兮《章·抽》 ❸通“層”。重;重迭。~枝剡棘《章·桔》 窃悲夫蕙华之~敷兮《辩·四》
曾(5次) ❶同“增”。重复地;一再地。~歔欷余郁邑兮《离》 愿~思而远身《章·诵》 ~歔欷之嗟嗟兮《章·悲》 ❷同“增”。增加;加重。~伤爰哀《章·怀》 ❸通“䎖”。举翼。 翾飞兮翠~《歌·东》
曾céng❶高飞。《淮南子·览冥训》:“曾逝万仞之上,翱翔四海之外。”高诱注:“曾,犹高也。”《东君》:“翾飞兮翠曾,展诗兮会舞。”王逸注:“曾,举也。”《远游》:“因气变而遂曾举兮。” ❷曾经。《惜往日》:“惜往日之曾信兮。”王逸注:“先时见任,身亲近也。”汪瑗集解:“曾,尝也。” ❸通“层”,重叠。《橘颂》:“曾枝剡棘。”朱熹集注:“重累也。”汪瑗集解:“曾、层同,重累也。”《九辩》:“窃悲夫蕙华之曾敷兮。” 亲属关系
亲属关系家庭的亲属关系:天伦 夫妻关系:缱绻 难以分舍的夫妻关系:鸳鸯扣 和谐美满的夫妻关系:琴瑟之好 夫妻关系和谐美好:如鼓琴瑟 宗族关系:昭穆(~承继) 叔伯的子女间的关系:堂(~兄弟) 异父子女间的关系:隔山(~兄弟) 表示中间隔两代的关系:曾(~祖;~孙) 抚养的亲属关系:养(~父;~女) 拜认的亲属关系:干(~亲;~妈) 义(~父;~子) 结拜兄弟或姐妹的关系:八拜交 八拜之交 兄弟间的亲情关系:孔怀之亲 手足情深的同胞关系:连枝同气 同气连枝 同气连根 亲人间的亲密关系:骨肉之亲 同宗而非嫡亲的关系:堂(~房;~兄;~叔;从~兄) 有世交的亲属关系:世(~兄;~叔) 较为疏远的亲属关系:缌亲 不是兄弟姐妹关系:非李非桃
亲属
亲属眷(眷属) 属(属党) 亲昭 党亲 关亲 支附 敬称对方的亲属:令(令亲;~妹) 对别人亲属的尊称:令(~兄;~郎) 对人称自己的尊长、亲属:家(~父;~兄;~严) 对别人称自己的家或辈分低、年纪小的亲属:舍(~弟;~妹) 有一定血缘关系的亲属:族(家族) 血亲血属 由婚姻关系结成的亲属:亲姻 最亲近的亲属:至戚 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亲属:从(~兄弟;~伯叔) 指父、母、兄、弟、妻、子:六亲(~不认) 六姻 六眷 六戚 称母亲、妻子、姐妹及女儿方面的亲属:外 指夫妇、父子、兄弟:三亲 直系亲属:亲人 所亲 支骨 父母兄弟等亲人:骨肉 骨血 关系最亲的亲人:骨肉至亲 同类亲属中血统接近的亲属:的亲 同祖不同父的亲属:嫡堂 旁系亲属:傍亲 枝属 支叶 枝叶旁牒 旁支亲属:支亲 外家亲属:外属 辈分高的亲属:尊亲属 与自己中间隔两代的亲属:曾(~祖;~孙) 与孙同辈的亲属:孙(外~;侄~)
另见:宗支 血缘 血亲
曾ceng另见zeng。曾经 不曾 何曾 几曾 似曾 未曾 曾几何时 曾经沧海 曾无与二1 似曾相识 得未曾有 注释: 1独一无二,没有比得上的。
曾zeng另见ceng。曾孙 曾祖 曾孙女 曾祖母 曾参(shen)杀人
曾(一)zēng (二)céng【辨形】 中是,不是田、罒。 12画。会意。 【辨义】 曾(一)zēng ❶指中间隔两代的亲属关系:曾孙|曾祖|曾孙女|曾祖父|曾祖母。 ❷ 〈古〉同“增”。 ❸姓。 (二)céng表示从前经历过;曾经|曾几何时|曾经沧海|不曾|未曾|似曾相识|得未曾有。 【辨析】二音主要区别是: 一、词性不同: 曾(一) zēng作形容词、动词、名词;(二)céng构成副词,并作副词性语素构成成语。 二、适用范畴不同: 曾(一)zēng用于称呼和姓氏,古汉语中还表示“增加”的意思;(二)céng表示时间状况。
曾céng曾经:衰草枯杨,~为歌舞场。(一·22)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见过的。”(三·68)
曾zēng另见ceng。
曾céng
曾猶“重” 也。《詩經·周頌·維天之命》: “曾孫篤之。” 鄭玄箋: “曾,猶重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