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言九鼎
释义

一言九鼎

形容言辞有份量。《歧路灯》第五回: “他进了学,考了几个一等,东乡有个门生叫李瞻岱,就想请他教书。他偏自抬身份不肯去。李瞻岱来学中备了一份礼,央前任寅兄与我说: ‘二位老师,一言九鼎。’ 谁知娄昭不肯去也罢了,他还推到他哥身上,说是他哥不叫他去。”
○ 毛遂自荐


一言九鼎yīyán-jiǔdǐng

九鼎、大吕是古代的传国之宝。语出《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
战国时,秦国的军队团团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平原君预备带领20名门客前去完成这项使命,他挑选了19名,最后还有一人定不下来。正在这时,有一个叫毛遂的门客自告奋勇地提出要去,平原君养士三千,对这个陌生的门客半信半疑,勉强带着他一起前往楚国。
平原君到了楚国后,与楚王为“援赵”之事谈了半天也毫无结果。这时,毛遂突然举起箭走上前,对楚王说:“我们今天来请你派援兵,你一言不发,可你别忘了,楚国虽然兵多地大,却连连吃败仗,差点连国都都丢失了,如此看来,楚国比赵国更需要联合起来抗秦呀!”毛遂的一席话说得楚王口服心服,最终答应立即出兵援赵。
平原君出使楚国的使命完成回到赵国后,他感慨地说:“毛遂出使楚国,对楚王讲的那番话,使赵国的声望比九鼎大吕还重大,毛遂的三寸之舌,胜过百万之师。”
成语“一言九鼎”即由这个故事而来,后用来形容一句话能起到重大作用。


人微言轻;一言九鼎[片语九鼎、九鼎一言]


○人微言轻rén wēi yán qīng

人的地位低下,言论、主张不被重视:三奏其事,至今未报。盖~,理自当尔|我~,无力相助| 因~,终无结果| 我一个技术员,~,同意或不同意,一点不重要。


●一言九鼎yī yán jiǔ dǐng

九鼎,夏、商、周三代传国的宝物,象征国家政权。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形容言辞极有份量:九万征程走使车,~信非虚| 碧血长江流不尽,~重千秋|你的话~,恳请相助 | 他总扮演~的角色。也说【片语九鼎】、【九鼎一言】。


【一言九鼎】

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一样重,形容言辞作用极大。


一言九鼎

一言九鼎

犹“九鼎一言”。柯灵《与余光中》:“奉呈拙作,但求一经法眼,于愿已足;复得谬赏,~,真不能无知己之感。”


一言九鼎

秦昭王围赵都邯郸,毛遂自荐与平原君往楚求救,并劝说楚王,使其出兵。故平原君赞毛遂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史记·平原君列传》:“平原君已定从而归,归至于赵,曰:‘胜不敢复相士。胜相士者千人,寡者百数,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于毛先生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司马贞索隐:“九鼎大吕,国之宝器。言毛遂至楚,使赵重于九鼎大吕,言为天下所重也。”后因此“一言九鼎”谓一句话可以产生强大的力量。清冯桂芬《显志堂稿》五《致曾侯相书》:“执事一言九鼎,或有以息其议,甚善。”


轻重

轻重

斤两 份量
轻:轻(~便;~微;~量)
轻得要飘起来的样子:轻飘飘
重:浓厚
深,重:
增加,加重:
物体沉重:沉沉
分量极重:九鼎(~大吕;一言~)
双方轻重相差不多:五雀六燕
分不清楚重要和不重要的事情:不知轻重
做事不知轻重:没星秤
说话或做事不知深浅轻重:不知高低 不识高低
不分高低轻重:轩轾不分

另见:程度 测定 重量 重视




说话有用

说话有用

说话很有分量,作用很大:一言九鼎 一语九鼎 九鼎一言 片言九鼎
说话极有价值:一言千金
说的话极有分量或价值:一言寿国

一言九鼎

一言九鼎

意指说话算数,很有分量。“九鼎”,我国古代国家的宝器,象征九州。喻指。


一言九鼎

(反)人微言轻


一言九鼎

九鼎:相传夏禹所铸,为国之宝器。一句话重于九鼎。形容说话极有分量。战国时,秦国攻打赵国,赵国公子平原君奉命出使楚国求援,门客毛遂自愿一同前往。谈判桌上,毛遂英勇无畏,陈述利害,最终说服楚王出兵解了赵国之围。回国后,平原君感慨地说:“毛先生一到楚国,就使赵国重于九鼎大吕,真是了不起呀!”(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4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