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释义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míngxiū-zhàndào,àndù-chéncāng

陈仓: 古县名。典出《史记·高祖本纪》。
项羽、刘邦在领导农民起义攻打秦朝的过程中,曾约定,谁先打进关中,就封谁为关中王。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先打进关中,并很快攻下秦的都城咸阳,从而宣告了秦朝的灭亡。项羽对刘邦先进咸阳大为不满,不愿意让刘邦当“关中王”。他自恃兵力强大,率40万大军进驻咸阳,自封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并驱使刘邦率军前往巴蜀、汉中,离开关中。刘邦对项羽的背约行为十分不满,欲与之交战。但萧何认为项羽兵力强盛,劝刘邦暂忍这口气,先进汉中。进军途中,刘邦采纳张良、韩信的计谋,表面上派兵修复栈道,做出从栈道出关的架势,造成假象,迷惑项羽,实际上却暗中绕道奔袭陈仓,采取里应外合的战术,一举攻下大散关,并轻而易举地拿下了陈仓城(在今宝鸡市东),又借攻打反项羽的田荣的机会,暗暗率军从陈仓打回关中,迅速攻占咸阳,奠定了与项羽争雄天下的基础。
这个典故后演化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现多用来比喻表面佯装做某事以掩人耳目,实际上却另有所图;亦指暗中进行活动或喻指男女私通。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楚汉相争故事,指刘邦将从汉中出兵攻打关中时,听取张良、韩信的计策,表面上派兵修复栈道,迷惑对方,实际上暗中绕道奔袭陈仓,取得大捷。栈道,山中峭壁间依山凿石架木而成的道路。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宝鸡市东,古代是汉中、关中两地区之间的必经之地。《古今杂剧·韩元帅暗渡陈仓》 二:“着樊哙明修栈道,俺可暗度陈仓古道。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派兵在栈道守把。俺往陈仓古道抄截,杀他措手不及也。”后常以此指表面上装做某种事情,实际上却乘对方不备暗中活动。《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舅太太先凑了这等一席庆成宴,料着他一定兴会淋漓的快饮几杯,这场官司,可就算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打过去了。”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míng xiū zhàn dào , àn dù chén cāng

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为关陇通向汉中的交通孔道。汉楚霸王(项羽)立,汉高祖(刘邦)为汉王,都南郑,去国的时候,把栈道全都烧了,表示不再东去,后用韩信之计,偷袭陈仓定三秦。见《史记·高祖本纪》。后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比喻以明显的行动迷惑、麻痹对方而暗中进行活动。《金瓶梅词话》七○回:“此是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栈道:陡险之处傍山架木而成的道路。陈仓:古县名,今陕西宝鸡东。表面上修复栈道,暗地里袭击陈仓。比喻表面上以做某事迷惑对方,暗地里另有行动。秦朝灭亡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刘邦在退居汉中时,采纳张良、韩信的建议,烧毁通往汉中的山间栈道,消除了项羽对他争霸的疑虑。后来,为迷惑守卫陈仓的秦朝降将章邯,刘邦表面上派人修复栈道,暗地里却偷袭了通往关中的枢纽之地陈仓,回到了咸阳。(见《史记·高祖本纪》)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4 9: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