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位结构
方位结构也称“方位短语”“方位词组”。指方位名词附着在其他词或短语后组成的结构。这种结构可作主语、定语、状语,并经常作介词的宾语。张寿康《说“结构”》: “方位词 ‘前、后、上、下、以东、之内’等黏结在词或者结构之后组成表示处所或时间的结构即方位结构。如 ‘长江以南’‘两年以前’ ‘主席台上’。方位结构可作主语、定语、状语。”“方位结构的一个重要语法功能是黏结在 ‘在、自、从’ 等介词的后面,组成介词结构。”张静 《汉语语法问题》认为,“ ‘方位结构’ 一直是一个概念不明、含义不清的结构”; “提出 ‘方位结构’ 的论著,实际上只承认‘词组+方位词’和‘词+合成方位词’ 是方位结构,如 ‘新桌子上’ ‘北京和广州间’‘长城里头’ ‘树旁边’ 等”。主张“词组+方位词”中的方位词应看作偏正结构的中心语,而“词+合成方位词”更应该看成“定语+中心语”的偏正结构,从而可以取消“方位结构”的说法; 但为了照顾习惯,可以“保留 ‘方位结构’的名称,算偏正词组的一个小类”。
方位结构见 “方位短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