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将搴旗犹言骁勇杀敌。《三国演义》第五三回: “即使斩将搴旗,威振疆场,亦偏将之任,非主公所宜也。”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叔孙通降汉,跟随的儒生百余人。叔孙通迟迟不为引见,而专引见一些壮士,相从的儒生不高兴,骂叔孙通。“叔孙通闻之,乃谓曰: ‘汉王方蒙矢石争天下,诸生宁能斗乎? 故先言斩将搴旗之士。诸生且待我,我不忘矣。’ ” 搴(qian):拔取。汉初,随叔孙通降汉的儒生对叔孙通专引见武士不满,叔孙通对他们说: 现在汉王争夺天下,正需征战之士,日后时机到来,再推荐你们。 善战
善战贯战 善敌 任战 善于带兵打仗,富有战斗经验:能征善战能争惯战 能征惯战 既善于谋略,又善于打仗:能谋善战 勇猛而擅长作战:骁勇善战 勇猛善战:悍战 斩将刈旗 斩将搴旗 搴旗虏将 搴旗取将 搴旗斩馘 搴旗斩将 斩将夺旗 勇敢善战:匹马一麾 (善于作战:善战)
拔出
拔出拔(拔起;拔取;拔搴;~剑;~草;~苗;~牙) 揠(~苗助长)挦 捽 挺(~剑) 撅 擢(~发;~筋) 搴(~草;斩将~旗)掣(掣取;~签) 攓(攓取) 抽出 提引而出:掎拔 拔出鬓角上的白发:镊鬓 镊髩 拔除白发和白须:镊白 把刀稍微拔出鞘:扣刀 (从物体里取出:拔出)
另见:拉 取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