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烂,秀才半《文选》:南朝梁萧统 (昭明太子) 编选,世称《昭明文选》,选录自先秦至梁的诗文辞赋。其中包括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谓熟读一部《文选》,举秀才就有一半把握。为宋初对科举讥讽之谚语。今多谓提高写作需要善读。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国初尚《文选》,当时文人专意此书,故草必称‘王孙’,梅必称‘驿使’,月必称‘望舒’,山水必称‘清晖’。至庆历后,恶其腐陈,诸作者始一洗之,方其盛时,士子至为之语曰:‘《文选》烂,秀才半’。建炎以来,尚苏氏文章,学者翕然从之,而蜀士尤盛,亦有语曰:‘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郭沫若《怎样运用文学的语言》:“作家或诗人自己的努力不用说是不容懈怠的,多读名人的著作,而且对于某几种作品还须熟读、烂读,便能于无法之中求得法,有法之后求其化。古人所谓‘《文选》烂,秀才半’,就是说的这个秘诀。”
文选烂,秀才半“文选烂,秀才半”是北宋时期的谚语,意为只要熟读了 《文选》这部书,就可举秀才了。 为什么熟知 《文选》就可成为半个秀才呢? 这当然是对当时科举制度的一种讽刺了,因为取得 “秀才”资格只要这样一部书就够了。 宋·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八: “国初尚 《文选》,当时文人专意此书,故草必称 ‘王孙’,梅必称 ‘驿使’,月必称 ‘望舒’,山水必称 ‘清晖’。至庆历后,恶其陈腐,诸作者始一洗之。方其盛时,士子至为之语曰: ‘《文选》烂,秀才半。’建炎以来,尚苏氏文章,学者翕 ( xī) 然从之,而蜀士尤盛,亦有语曰: ‘苏文熟,吃羊肉; 苏文生,吃菜羹 《文选》,《昭明文选》之简称,由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主编而成。选录了先秦自梁的诗文辞赋,为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有六臣注、李善注,以李注为长。研究 《文选》的学问今已号称为 “选学”。“文选烂,秀才半”虽是对当时科举制度 “死读书”的一种嘲讽,然而熟读 《文选》却也是做学问、研究古代文化的一种基本功之一。所谓 “之、乎、者、也、矣、焉、哉,安排得当是秀才”,也是就基本功而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