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气说
文气说文学创作与作家的气质、个性关系的理论。曹丕《典论·论文》:“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文章风格、成就的不同,根本原因在于作家各有不同的气质、个性。“气之清浊有体”,是说人的气质、个性有清、浊的不同,这种不同决定了诗文风格、成就的千差万别。 “气”在中国古代本指构成宇宙万物的一种自然物质。《易·系辞上》:“精气为物。”王充将“气”与精神活动联系起来,提出“精神本以血气为主”(《论衡·论死》) 的观点。孟子曾主张“知言”、“养气”,这里的“气”指加强人的道德修养。曹丕继承这些有关“气”的观点,阐述作家的气质、才性、思想修养、创作个性和作品风格的关系,对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有其积极的意义。 刘勰对曹丕的“文气说”有很大发展。“缀虑裁篇,务盈守气,刚健既实,辉光乃新”(《文心雕龙·风骨》);“功以学成”,“习亦凝真”(《文心雕龙·体性》,“素气资养”、“学业在勤”(《文心雕龙·养气》),他既肯定先天气质、才性对创作有决定作用,又认为后天的“学”、“习”对创作也有很大的影响,这便对曹丕的“文气说”赋予了新的意义。 宋代的苏辙在刘勰论述的基础上对“文气说”又有发展。《上枢密韩太尉书》:“文者,气之所行”,“气可以养而致”,强调“气”在后天修养的重要。怎样养气,苏辙认为一是内心加强修养,一是增强外境阅历。对此二者,苏辙更重视后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