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快餐
文化快餐wénhuà kuàicān比喻形式短小内容通俗的文化产品。如同吃快餐一样快速方便,故称。也叫“快餐文化”。 ❍ 一字一句“啃”名著、原著的人少了,大吃特吃“~”、“贩卖品”的人多了。
文化快餐wénhuà kuàicān❶ 〈名〉 篇幅短小、内容充实新颖的读物,也指各种名著的缩略本、摘要本等。 ❷ 〈名〉 比喻适合大众欣赏口味的文艺节目。
文化快餐wénhuàkuàicān❶ 篇幅短小、内容充实新颖的读物。 ◇ 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更加需要饮食饱含精神营养的“文化快餐”。(文摘周报.1996.11.18) ◇ 在暑假最初和最后的日子里,我将长“泡”中山图书馆,痛痛快快地啃一下哲学和历史的大部头,平时的文化快餐实在不适合系统地了解这两门学科。(羊城晚报.1999.7.17) ❷ 比喻适合大众欣赏口味的文艺节目。 ◇ 伴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生活节奏的加快而产生的“文化快餐”,那些压缩了的名著,白话了的经典,图解式的文化知识和各种各样演绎着名著与“戏说”历史的连续剧,确实以简单、直观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越来越忙的人们的阅读欲望,但淹没在种种“文化快餐”中的孩子,却渐渐丧失了另外一些弥足珍贵的东西,患上了“文化快餐”后遗症。(人民日报.1995.2.20) ◇ 本来以为,改版后的《综艺大观》能一改过去老面孔,吹来一阵清新的风,使之再度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的又一营养文化快餐。(人民日报.2000.12.8)
文化快餐wénhuà kuàicān指开本小,易携带,便于随时阅读的文艺读物。看这种读物,如同食用盒饭等迅速方便的饭食一样。例如:“(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五角丛书》)融文学、艺术、生活、体育、娱乐于一体,以全方位的态势和‘文化快餐’的形式,为人们打开了了解大千世界的窗口。”(《中国文化报》1992.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