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箭牌dǎngjiànpái抵挡箭的盾牌;比喻用来推托或掩饰的借口(多含贬义)。 ★挡板 挡驾 挡风墙
挡箭牌dǎngjiànpái❶ 〈名〉盾牌。 ❷ 〈名〉比喻用来掩饰或推托的借口:成了挡箭牌。
【挡箭牌】盾牌,比喻推托或掩饰的借口。
挡箭牌dǎng jiàn pái抵御箭的盾牌。比喻推托或掩饰的借口。 盾牌
盾牌盾(盾橹;盾卤;金盾) 牌(牌子;团牌;藤牌;傍牌;防牌;挡箭牌) 干 楯 棑(傍排) 隐身符 干橹,盾牌:干卤 有纹的皮革制成的盾:鞼盾 大盾:橹(橹楯) 卤楯 小盾大盾:干橹 盾的把手:盾鼻 盾牌中间的突起处:楯脊 楯瓦 (挡箭具:盾牌)
挡箭牌dǎngjiànpái盾牌。 ❶比喻利用来对付别人的攻击和指责的人或事。何申《穷县》:“徐淑敏一进来就喊小徐:‘你要干啥?你别想让老郑出去给你当~!’”|冯骥才《铺花的歧路》:“而我也唱过不少的革命歌曲呢,嘿,他们提也不提。或者说我是为了宣传封资修故意设置的障人耳目的红色~。” ❷比喻作为推托或者掩饰的借口。茅盾《虹》:“也有的是受不住男子们的纠缠,那么,独身主义成了~。”
挡箭牌dǎng jiàn pái名词。原指战争用的盾牌,今用来比喻推托掩盖事物的借口,用于贬义。 【例】这津贴的数目虽然少,然而是中央机关所津贴的报纸,对地方党部的麻烦也就是一副挡箭牌了。(郭沫若《入幽谷》)
挡箭牌dǎng jiàn pái盾牌,比喻推托或掩饰的借口。1926年毛泽东《两年来宣传工作的回顾》:“反革命宣传却始终是一种守势,因为招架不住,才抬出‘反共产’、‘赤色帝国主义’这两块挡箭牌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