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挟天子以令诸侯 |
释义 | 挟天子以令诸侯❶指用帝王的名义发号施令。鲁迅《华盖集续编·谈皇帝》: “其实利用了他的名位‘挟天子以令诸侯’ 的,和我那老仆妇的意思和方法都相同,不过一则又要他弱,一则又要他愚。” 挟天子以令诸侯挟 (xié):挟制。诸侯: 西周、春秋分封的各国国君。后也指掌握地方实权的统治者。谓挟制着皇帝假借皇帝的名义向各个地方的实权派发号施令。比喻假借主子、上级国家或权威者的名义发号施令。《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宋·严羽 《沧浪诗话·诗评》: “论诗以李、杜为准,挟天子以令诸侯也。”《后汉书·袁绍传》:“今州城粗定,兵强士附,西迎大驾,即宫邺都,挟天子而令诸侯,蓄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一九回:“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自立魏王,篡夺汉室。”清·袁枚《续子不语·麒麟喊冤》:“朕命白虎驮邱生来,原恶其自矜汉学,凌蔑百家,挟天子以令诸侯,故有投畀豺虎之意。”鲁迅《华盖集续编·谈皇帝》:“其实利用了他的名位,‘挟天子以令诸侯’ 的,和我那老仆妇的意思和方法都相同,不过一则又要他弱,一则又要他愚。”郭明伦《冀鲁春秋》第三章·一:“若是令他们两家搭在一块,郑涵之仗着国府政权的名义,挟天子以令诸侯。” 挟天子以令诸侯xié tiānzǐ yǐ lìng zhūhóu挟: 挟持,要挟。控制皇帝,假借皇帝的名义,向天下诸侯发号施令。语出《战国策·秦策一》:“挟天子以令诸侯,天下莫敢不从。”又见《后汉书·袁绍传》。 【挟天子以令诸侯】挟制着皇帝,用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形容权势极盛。 挟天子以令诸侯语本《后汉书·袁绍传》:“沮授说绍曰: ‘……今州城粗定,兵强士附,西迎大驾,即宫邺都,挟天子而令诸侯,蓄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比喻借用权威或重要人物的名义来强迫别人服从。 挟天子以令诸侯挟制着天子且以天子的名义向诸侯发号施令。《后汉书·袁绍传》:沮授说绍曰:“……今州城粗定,兵强士附,西迎大驾,即宫邺都,挟天子而令诸侯,蓄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以争锋。” 挟天子以令诸侯 223.挟天子以令诸侯(p1259.1)释义作: “挟制皇帝,以其名义号令诸侯。” 挟天子以令诸侯挟:挟制。挟制天子,以其名义对诸侯发号施令。东汉末年,兖州牧曹操把东汉末代皇帝汉献帝刘协劫持到了许昌。他经常以汉献帝的名义对各路诸侯发号施令,力量逐渐强大起来。他先后灭掉了吕布、袁绍等割据势力,最终统一中国北部。(见《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