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佞草【出处】 汉·王充《论衡·是应篇》:“太平之时,屈轶生于庭之末,若草之状,主指佞人。佞人入朝,屈轶庭末以指之,圣王则知佞人所在。” 【释义】 传说古代圣君的庭中生有一种屈轶草,可以指出谄媚阿谀的奸人来,有奸人入朝,屈轶便指向他,使圣君得以识别。后以此典形容识别奸伪之人。 【例词】 屈轶 屈草 指佞 指佞草 【用例】 〔屈草〕 南朝齐·谢朓《三日侍华光殿曲水宴》:“屈草戒谀,阶蓂纪日。” 〔屈轶〕 唐·李咸用《读修睦上人歌篇》:“才似烟霞生则媚,直如屈轶佞则指。” 〔指佞草〕 唐·王贞白《宫池产瑞莲》:“愿同指佞草,生向帝尧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