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一厢情愿 |
释义 | 一厢情愿一厢:一边,比喻单方面。指单方面的愿望,不考虑另一方面是否愿意或客观条件是否许可。古印度僧人伽斯那撰·(南齐)印僧求那毗地译《百喻经·田夫思王女喻》:“昔有田夫,游行城邑。见国王女,颜貌端正,世所希有。昼夜想念,情不能已,思与交通,无由可遂。颜色瘀黄,即成重病。诸所亲见,便问其人,何故如是? 答亲里言:我昨见王女,颜貌端正,思与交通,不能得故,是以病耳;我若不得,死必无疑。诸亲语言:我当为汝作好方便,使汝得之,勿得愁也。后日见之,便语之言:我等为汝,便为是得,唯王女不欲。田夫闻之,欣然而笑,谓呼必得。”(故事谓:从前有个乡村青年,一次到京城里游玩,可巧看见国王的女儿,长得端庄秀丽。于是他日夜思念,此情难以抑制下去,总是想着有个机会与王女接近表达爱慕之情,但想不出办法,得不到机会。如此,日思夜想,郁郁寡欢,弄得那青年形容憔悴,竟患了重病,生命垂危。乡邻亲友见他如此景况,便问他何以愁苦到这个样子?他回答说:我那天进城见了国王的女儿,长得端庄秀丽,很想与她通情往来,苦于没有办法,所以病得这样厉害。我若是得不到她,肯定是活不成了。乡邻亲友劝慰他:我们把你的心意去告诉国王的女儿,使你得到她。你不要这样愁苦了。过了两天,乡邻亲友来告诉那青年说:我们替你想过办法了,也把你的心意转告了王女,只是王女现在还不肯。那青年竟高兴起来,精神百倍,自信地说:她一定肯的。我去叫她,她一定会来的。)金 ·王若虚《滹南遗老集》:“晏殊以为柳胜韩,李淑又谓刘胜柳,所谓‘一相情愿’。”按:《百喻经》是印度僧人求那毗地在南朝永明年间,来中国传教时翻译成汉文的。“田夫思王女”的故事当是“一厢情愿”一语的原始材料。故事内容虽不足信,但事情只管自己愿意,不管别人愿意不愿意,或不管客观条件是不是可能,这样一厢情愿的事是不少见的。只不过那一往情深,要了命的荒唐痴情,不过是不符合实际的一番徒劳无益的空想罢了。 一厢情愿yīxiāng-qíngyuàn厢,原作“相”。原指单方面的愿望。语出金·王若虚《滹南遗老集》:“晏殊以为柳胜韩,李淑又谓刘胜柳,所谓‘一相情愿’。” 两相情愿[两厢情愿];一相情愿[一厢情愿]○两相情愿liǎng xiāng qíng yuàn双方都愿意:我们是~,还望您成全|既然你们~,我也不来阻拦|这事还得~才好。也作〖两厢情愿〗。 ●一相情愿yī xiāng qíng yuàn处理彼此有关的事情时,只管自己愿意,不管对方愿意不愿意,泛指办事时全从主观愿望出发,不考虑客观条件:这件事,单凭~可不成|结婚可不是~的事|不要把计划建立在~的基础上|两家合作的事,总不能单凭你们~就定下来吧。也作【一厢情愿】。 一厢情愿 一厢情愿只顾自己单方面愿望,不管对方态度如何。《儿女英雄传》十回:“一则保了这没过门女婿的性命,二则全了这~媒人的脸面。”傅雷《与夏衍》:“每隔相当时期要他回来进马列学院学习二三个月,这是我~。” 不切实际的愿望 不切实际的愿望虚愿 各种想法 各种想法百念 戏园子里挑媳妇一厢情愿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