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投笔从戎
释义

投笔从戎

谓弃文从武。清许葭村《与章又梁》: “而余氛未靖,更不能投笔从戎,以故六月底乞假回。”
●《东观汉记·班超传》: “ [班超] 为人大志,不修小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持《公羊》、《春秋》,多所窥览。家贫,恒为官佣,写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 ‘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 ’ ” 研: 同“砚” 。东汉班超,少有大志,家贫,常以替官方抄书来供养老母。曾掷笔慨叹大丈夫当如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域,而不应久作抄书作文之事。


投笔从戎tóubǐ-cóngróng

投: 丢掷。从戎: 参加军队。指弃文从武,放弃文字工作去参加军队。源自《后汉书·班超传》:“(班超)家贫,常为官傭书以供养(母)。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
东汉人班超,年轻时家境贫困,靠着替官府抄写文件谋生。他觉得长此下去,实在没有出息。一次,班超将笔往旁边一扔,感慨地说:“大丈夫应当到边疆去为国家立大功,哪能总是陪着笔、墨、砚台过生活!”从此,他参了军,并出使“西域”。历时31年,他远离祖国,为汉朝同西域各国以至古罗马的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作出了许多贡献。年老时,归国死于家乡。
后来,人们便称文人从军为“投笔从戎”。


投笔从戎tóubǐ-cóngróng

戎:军队。指文人从军。
故事东汉时,匈奴常常入侵,青年班超很气愤。有一天,他正抄写文稿,忍不住站起来,把笔一扔,说:“大丈夫要建立功业,怎能把时间消磨在笔砚间!”于是毅然从军,后来成为一代名将。


投笔从戎tóu bǐ cóng róng

〈成〉指文人弃文从军:爱国学生纷纷投笔从戎。


【投笔从戎】

掷笔从军。东汉班超家境贫穷,给官府抄写文书糊口,曾经掷笔长叹说,大丈夫应当在边疆为国立功,怎能老干抄写的活呢!见《后汉书·班超传》。后指弃文就武。


投笔从戎

指汉班超弃文从武之事。《后汉书·班超传》:“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后世因以“投笔从戎”或“投笔”谓弃文从武。


加入

加入

置身,加入:投身
加入人群中:来(我~一个)
加入某团体:在(~党;~校)
 参加某团体或某组织:加入 加盟
加入某组织:入(~会;~党;~籍)
 加入宗教组织:皈依(~佛门) 归依 归处 归落 入教
加入某集体或团伙:入伙
加入军队:参军 从军 入伍 从戎 抚剑 投身行伍 坏裳为裤
 志愿参军:投军
 文人从军:弃文就武 弃笔从戎 投笔请缨 投笔从戎
 弃农从军:卖犊买刀
(参加进去:加入)




扔出

扔出

扔(~开;~掉;~球) 抛(抛扔;抛掷) 投(投注;投掷;投擿;~笔从戎) 掷(~还;提掷;抵掷) 撂 摔 丢(丢掉;~出;~开) 擿 撺(~石头) 颩 甩(~出;~掉) 抵(~璧于谷) 搥提
扔,摔掉:掼(~纱帽)
扔石头:投石(~问路)
扔在地上:掷地 投地 扑地
水平扔出:撇(~砖头)
用力扔:
把东西用力往地上扔:摔(~杯;~打)
 重重地往下摔:撴摔
扔出摔坏:扑破 扔坏
(挥动手臂,使拿着的东西离开手:扔出)

另见:挥动 手臂 物品 离开 抛弃

投笔从戎

(同)弃文就武


投笔从戎

指文人弃文就武。东汉时,扶风茂陵人班超年轻时家中贫困,靠为官府抄书为生。当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境,人民生活不得安宁。班超很有感慨,扔下笔叹息说:“大丈夫应当像傅介子、张骞那样为国立功,怎么能一辈子和笔砚打交道呢?”后来,班超弃文就武,出使西域三十一年,为安定西北边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见《后汉书·班超传》)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4 11:14:21